第28章 短暂的和平

此次,皇太极特意挑选了一位擅长察言观色、言辞谦卑恭顺的使者前往明营。使者身着朴素但整洁的服饰,进入明营时,步伐小心翼翼,全然没有上次使者的嚣张跋扈。见到崇祯皇帝,他赶忙伏地叩拜,行大礼后,才轻声说道:“陛下,我大金大汗深知先前战事让两国生灵涂炭,实非本意。此次特命微臣前来,恳请陛下息怒,大金愿与大明重签盟约,永结同好,不再兵戎相见。”

“你先回驿馆,三天后朕给你答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使者告退后,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

首辅温体仁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后金向来狡诈,此次突然这般谦卑,恐有诈。虽说我大明也需休养生息,但不可不防其背后阴谋。”

户部尚书毕自严也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连年战事,国库空虚,百姓困苦,确实需要一段和平时期恢复国力。只是这盟约签订,需谨慎考量,莫要让后金钻了空子。”

兵部侍郎杨嗣昌皱着眉头,分析道:“后金此次攻打朝鲜,又与我军交战,想必损失也不小。他们提出签订盟约,或许真如所言,是想休养生息。但我军也不能放松警惕,需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万一。”

崇祯皇帝听着大臣们的分析,神色凝重,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问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只是这盟约,究竟是签还是不签?”

此时,朝堂陷入一片沉默。众人都在权衡利弊,思考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而榆翔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一言不发。他心中已然看透皇太极的用意,后金定是想借此盟约争取时间,恢复实力,日后再图大业。但大明如今的局势也不容乐观,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威胁,两线作战让大明疲惫不堪。此时确实需要一段和平时期,整顿军备,安抚百姓,恢复国力。只是这盟约一旦签订,如何保证后金遵守约定,又如何在和平时期做好防范,是个棘手的问题。

崇祯皇帝似乎察觉到了榆翔的异样,目光看向他,问道:“榆翔,你对此事有何看法?为何一直沉默不语?”

榆翔心中一凛,赶忙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后金此次求和,虽动机不纯,但大明如今也确实需要休养生息,避免两线作战。这盟约可签,但需附加诸多条件,限制后金的行动。同时,我军应在边境加强防御,暗中整军备战,不可因盟约而懈怠。如此,方能在争取和平的同时,确保大明的安全。同时加紧时间剿灭流寇”

崇祯皇帝听后,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很快,在双方的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缔结盟约的事宜尘埃落定。这份盟约详细条款如下:

其一,双方划定明确边界,以辽河为界,后金不得越过辽河以东,大明不得跨过辽河以西,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越界侵扰,如有违者,视为挑起战事。在边界处设立互市,定期开放,促进双方贸易往来,交易公平公正,不得强买强卖,由双方各派官员共同监管。

其二,后金需向大明称臣纳贡,每年进献一定数量的特产,如人参、貂皮、东珠等,以表恭顺之意。同时,大明也会相应地回赐一些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以示安抚。贡使往来,必须遵守大明礼仪制度,不得有僭越之举。

其三,军事方面,双方各自削减边境驻军数量。大明将在靠近后金边界的地区,将驻军数量减少至战前的三分之二,后金同样需按比例削减其边境驻军。同时,双方约定不得在边境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如有必要的小规模演练,需提前通报对方,避免引起误会。

其五,关于朝鲜问题,后金承认朝鲜为大明藩属国,尊重朝鲜与大明之间的宗藩关系。后金不得再对朝鲜发动任何形式的军事进攻,不得干涉朝鲜内政。大明则负责维护朝鲜与后金之间的和平稳定,确保朝鲜履行对大明的藩属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