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遭遇战

同时,孙承宗让明军步兵迅速做出调整。他们迅速散开盾牌阵,重新排列成一个个紧密的长枪阵。只见前排的士兵单膝跪地,将长枪斜插在地上,枪尖微微向上,形成一道尖锐的枪林;后排的士兵则挺直身体,双手紧握长枪,将枪尖架在前排士兵的肩头,形成多层枪尖防护。整个长枪阵如同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汉八旗骑兵的冲击,为回撤的骑兵提供坚实的屏障 。

皇太极见时机似乎成熟,再次高声喊道:“榆翔,你逃不掉的!今日非得与你做个了断!” 榆翔闻言,勒住战马,缓缓转身。此时,狂风呼啸,扬起地上的尘土,周围弥漫着肃杀之气。

孙承宗望着榆翔与皇太极对峙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榆翔与皇太极之间曾有过一段特殊的过往,可如今皇太极的所作所为,已然将这份情谊彻底碾碎。榆翔此刻割袍断义,看似冲动,实则是坚守心中的大义与底线。

孙承宗暗自思忖,这场战事发展至今,已远超预期。汉八旗火炮的威力,着实给明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而皇太极的援军又及时赶到,让明军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但榆翔在如此绝境之中,仍能保持冷静,指挥若定,这份沉稳与果敢,实在令人钦佩。

榆翔与皇太极对视着,目光中充满了仇恨与决绝。榆翔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皇太极,你我曾经或许还有几分情谊,但你屡次背信弃义,如今更是率兵紧逼,我与你再无瓜葛!” 说罢,他猛地抽出腰间那柄寒光闪闪的佩剑,剑刃在风中嗡嗡作响。

小主,

只见榆翔双手紧握剑柄,手臂肌肉紧绷,将剑高高举起,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随着一声大喝,他挥剑迅猛地朝着自己的长袍斩去。锋利的剑刃划过厚实的布料,发出 “嘶啦” 一声脆响,那一角长袍被干净利落地割下。

断袍在狂风中肆意飞舞,仿佛是一段破碎的过往,再也无法拼凑完整。榆翔将断袍朝着皇太极的方向用力一抛,那断袍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悠悠飘落。“从此,你我恩断义绝!若再相遇,必取你性命!” 榆翔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散。

皇太极看着那飘落的断袍,脸色阴沉得可怕,但面对榆翔那决然的气势,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忌惮。

此时,明军骑兵已成功撤回本阵,与步兵紧密会合。战场上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呛人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不散,地上满是凌乱的脚印、散落的兵器以及双方士兵的尸体,一片狼藉。

明军以整齐而严密的阵型严阵以待。那长枪阵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壁垒,前排士兵单膝跪地,手中长枪斜插于地,枪尖微微上扬,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后排士兵则稳稳地将枪尖架在前排士兵肩头,层层叠叠,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枪林。盾牌兵们则紧密地排列在长枪阵的两侧与前方,巨大的盾牌相互交错,严严实实地护住了阵中的士兵,只留下极小的缝隙用于观察外界。

皇太极带领着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站在清军阵前,望着眼前的明军防线,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他们身后的清军,经过之前与明军的多轮激战,早已疲惫不堪。士兵们的铠甲破损不堪,血迹斑斑,有的人还带着伤,勉强支撑着身体。战马们也都口吐白沫,气喘吁吁,脚步虚浮。

代善望着明军的长枪阵,无奈地开口说道:“大汗,明军此阵布置得极为严密,我军骑兵若贸然冲击,定会遭受惨重损失。” 阿敏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二哥所言极是,如今我军士气低落,且士兵和战马都已力竭,实在难以突破明军这道防线。” 莽古尔泰在一旁点头附和,神色间满是沮丧。

皇太极看着眼前的局势,心中虽有万般不甘,但也明白此时强行追击绝非明智之举。明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巧妙的战术,成功地稳住了阵脚,建立起了一道几乎无懈可击的防线。而清军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战斗后,无论是兵力、士气还是体力,都已大不如前,根本无力突破明军此时的防御去进行追击。在权衡利弊之后,皇太极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声,放弃了追击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