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平辽之策

再次回到明朝 冷榆枫 2081 字 1个月前

山海关北起高耸入云、海拔高 519 北的巍峨角山,南至直抵渤海、气势恢宏的入海城老龙头,全线延展的长度约达 13 公里,宛如一条蜿蜒盘踞的巨龙,守护着一方疆土。其城池布局规整有序,呈现出四方形的格局,周长达到 4.6 公里之多。城墙高耸巍峨,高大 12 米,厚实坚固,足有 7 米之厚。尤其东墙顶宽极为宽阔,竟然可达 15 米有余,宽敞得足以让“十人并肩同行,五马并驾齐驱”。城墙内部以土夯实筑造,外部则用坚固的砖石砌成,如此构建使得城墙兼具稳固与美观。

城设有四门,东门名曰镇东,西门称作迎恩,南门唤作望洋,北门名为威远,每一门皆设置了重重关键的防御设施。此外,还设有 3 个水门,分别位于东南、西南、西北三个角落,其作用在于排泄城中积聚的雨水。城外四周精心疏浚挖掘了护城河,平日蓄水,战时则成为抵御敌军的重要防线。

城的四门上各自矗立着巍峨的箭楼,东面的城墙上更有临闾楼、威远堂、牧营楼、靖边楼等建筑,无一不是为了防卫而设。它们与那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五楼并立,素有“五虎镇东”的美称。再从老龙头至角山近乎 10 公里的辽阔地带,犹如大鹏展翅般向两翼延展张开,辅以南海口关、南水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这五大险要关口,以及宁海城、南翼城、北翼城、东罗城、西罗城、威远城这六大坚固城堡相互拱卫。城墙的墙体高大而厚重,护城河水充盈,池深难测,外围的哨城、墙台、敌台、烽燧如同繁星般密集分布,层层设置障碍,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山海关的布防堪称固若金汤,形成了一套以雄伟壮观的明长城作为核心主线,多座城池紧密相连、彼此拱卫的宏大军事城防系统。山海关绝对不能落入鞑子手里,袁崇焕想道。他紧皱眉头,目光坚定而决然,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一幅严密的防线蓝图。

从地理形势上看,辽东地区地势复杂,山脉纵横,河流交错。辽锦防线依托这些天然屏障,能够有效地减缓敌军的进攻速度,增加敌军进攻的难度。锦州位于咽喉要冲,控扼着通往内地的关键通道,其地理位置使得敌军若想长驱直入,必先攻克锦州,从而为明朝军队争取了更多的预警和防御准备时间。

在战略纵深方面,辽锦防线的布局充分考虑了战争中的持久对抗。宁远、松山等城池相互呼应,形成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一旦前线城池受到攻击,后方城池可以迅速提供支援和补给,使得敌军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防线,陷入消耗战的泥潭。

在兵力部署上,明朝将精锐部队重点分布在辽锦防线的关键节点,形成坚固的防御堡垒。同时,通过合理的调配和轮换,保持士兵的战斗力和警觉性。这种有重点、有层次的兵力部署,能够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有效抵御敌军的攻击。

在后勤保障方面,辽锦防线附近建立了众多的粮仓和军备库,保障了军队长期作战的物资需求。同时,利用周边的农田和水利设施,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在战争时期也能有一定的自给能力,减少对后方补给的依赖。

辽锦防线不仅是一道单纯的防御工事,更是明朝试图遏制后金势力扩张、争取战略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坚守这道防线,明朝可以消耗后金的有生力量,为自身的发展和反击争取时间和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他和熊廷弼在监狱中几天反复推敲,几次辽东战事得出的结论。

然而,经略王在晋和袁崇焕在战略上存在着显着的分歧。

王在晋主张在山海关外的八里铺修筑重城,试图以此作为抵御后金的第一道防线。他认为这样可以缩短防线,减少兵力的分散,集中力量进行防御。

袁崇焕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坚决反对王在晋的这一策略,认为在八里铺筑城过于靠近敌军,且地形不利,难以坚守。袁崇焕主张将防线向前推进,在宁远等地设防,认为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控战场主动权,给予后金以有力的抵御。

王在晋极其重视当前的防御布局安排,一心想要通过一种较为保守的策略来尽可能地降低潜在的风险。此次实地考察之后,袁崇焕对于自身所拟定的战略规划变得越发胸有成竹、信心满满。怀着满腔热忱与坚定信念,他决定尝试说服王在晋接受自己的观点和计划。

只可惜,官场等级森严,官大一级便足以压死人。尽管袁崇焕据理力争,但王在晋根本就不认同他的看法。在王在晋眼中,袁崇焕不过就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