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女子本是殉葬者之一,但她想尽办法和他一同逃离了险境。”
“两人躲进了山林中静养修行,时间不知不觉间已过了千年。”
扶苏摇了摇头,忍不住对儒家士人产生了反感。
无论父皇有过多少过错,也不至于上千年都如此耿耿于怀,并用如此卑鄙的方式诋毁他的历史。
王二竖起了一根手指说:“最荒诞的传闻出现在约两千年后的清代笔记中。”
“据清人的记载,乡间传闻有浑身长毛的野人常出没于深山老林。尽管官府多次组织围剿,这些力大无穷、刀剑不入的野人总是让衙役们伤亡惨重。”
“最终县令只好广招天下贤能以求解决困境。一位道士揭榜自荐,县令见此欣喜异常,承诺只要能肃清山野之患,一切要求皆可答应。”
“然而,这位道士却表示自己一个人就能解决问题。人们半信半疑下仍只能寄希望于他。”
“入山那天,旌旗飘扬,锣鼓震天,众人紧随其后胆战心惊。结果那群野人大胆地从山上奔下,丝毫不惧山下的人群。”
“青壮们顿时吓得抛下道士四散而逃。”
忽然传来了一声吼声——
“筑城墙!筑城墙!筑城墙!”
听到这声喊叫,那些野人仿佛被雷击中般惶恐逃回森林,甚至不敢回头多看一眼。这让原本期待着好戏的围观人群目瞪口呆。
此刻的扶苏已经笑不出来。难以想象儒生们竟耗费千年不停地丑化他的父皇。
故事越来越离谱,简直达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王二严肃地问扶苏:“殿下一心想知道那些野人是如何看待秦朝统治的吧?”
“凭一纸诏书真能使这些人改变态度?这怎么可能。”
扶苏摇头回答,“显然秦朝廷早就失去了民心。这种积弊日久的裂痕又岂是短短数年或几十年就能修补得来。”
但扶苏坚定地说:“我愿意用真心去赢取信任,坚持努力总会有回报的一天!我会让他们重拾对朝廷的信心。”
王二点了点头赞同地说:“诚挚的态度才是最强的利器。皇子殿下能做到。”
但他补充说:“只是明日的朝会上...始皇帝陛下或许对您此次的单独行动有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