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山果然有两把刷子,第二天一大早,大小锯手们吃完饭,他就大着嗓门喊4个队长,让他们催促锯手们上工。
当天晚饭前,郝大山就带领几个骨干安装好一条生产线,简单调试后,进行了试生产。
钢锯的声音很刺耳,郝大山亲自上阵,肚子顶着一棵直径一米多粗的百年水曲柳,缓缓送进锯口。
刺啦一声,钢锯传来刺耳的声音,接着飞溅出白色的锯末。
钢锯不断吃进原木。
原本粗壮、很难摆弄的原木,在郝大山手里犹如听话的小媳妇,乖乖地,稳稳地一寸寸送进锯口。
郝大山的对面,两名小锯手稳稳地托住原木,在他指挥、矫正下,使用巧劲,一寸寸倒退,将一块板皮拉出来……
十几分钟后,一块大板材加工完成。
哗——
工地上响起一片掌声和叫好声。
郝大山和一名小锯手抬着板材,来到赵旻面前请她验收。簇新的板材散发着木材的芳香,规规整整,没有一点弯曲和厚薄不均等瑕疵。
“好,恭喜郝厂长,为我们境外木材加工厂出产了第一块板材,你辛苦了。”赵旻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出材了。
成功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操劳,她终于见到了日思梦想的产品,望着郝大山手里簇新的、湿漉漉的、散发着木材香气的白色板材,赵旻的眼眶湿润了。
她快要成功了!
看起来郝大山真不是吹牛皮,他的确是一把好手。看来,她可以放心地把木材生产的事情交给他了。
忽然,赵旻想到了穆青,她很感谢他,是他深入小兴安岭林区腹地,为她招募来郝大山和70名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她的成功,也有他的一半功劳。
半个月后的一天早上,15条生产线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宁成”木业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赵旻把基里亚拍摄下来的生产场面,微信给费威传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