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极简,甚至比现代手钳看上去还要漂亮,那线条流畅得不像话。
每一处弧度、每一条折线都是经过精心雕琢,无比丝滑。
关键是,这东西他很熟悉了!
在郑国的青铜工坊中,工匠们劳作时,就常常用这个手钳来夹持那些炽热的工具。
郑达当时还拿着这个手钳给平民,让他们修缮和调整马车,自己出于好奇,还上手盘过它。
手钳凹痕处的线条笔直笔直的,而且底部的那个孔,位置、大小都和记忆中的相似。
整个演播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接下来的鉴定环节。
舒月:“徐先生,我们先拿给专家看一下好不好?”
徐传听着几位馆长小声的讨论和疑惑的话语,只是默默地点点头。
他心里其实也盼着这些专业的馆长们能给出个确切的说法。
好让自己知晓这太爷爷传下来的手钳到底有着怎样的来历和价值。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抱着装着手钳的盒子,依次走到四位馆长跟前,让他们可以近距离地传阅观看。
这几位馆长赶忙收敛心神,戴上手套,仔细端详起里面的手钳来。
吴孝勇馆长先是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查看,轻轻摩挲着那手钳的表面,感受着它的质地和包浆,心里越发觉得棘手。
等这三位馆长都传阅完后,他们心里那叫一个绝望。
天都要塌了。
这手钳没有可以参照对比的标杆文物。
要是知道它是出自哪个墓群,那好歹还能根据墓群所处的年代、墓主人的身份等相关信息,推断出个大概来。
现在已知这包浆是老的,上手一掂量,重量也确实符合铜制品该有的重量,所以基本能断定它肯定是古董无疑了。
可关键的年代问题却始终无解。
三位馆长这会儿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希望主持人舒月可千万别问到关于这手钳具体年代的问题。
装着手钳的盒子被工作人员稳稳地送回了舞台中央。
放置在桌子上后,整个演播厅里的氛围都变得更加紧张了几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几位馆长身上,等待着他们给出专业的意见。
舒月站在舞台一侧,看着几位博物馆馆长,眼神中不经意间透着一丝丝察觉不了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