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修行艰难,坐忘之道,无执无妄

第九银河 离形去知 1291 字 1个月前

从而让个人的生存状态,变得相对简单。

从内在的角度来说,当人的生存状态变得相对简单之后,心中的困扰忧虑,就会减少很多。

同时因为亲近山水,能够体察自然变化。

大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有时间认真思考,梳理认知,从而塑造相对专一严密的思维认知体系。

心境平和,意志坚定,想要收摄杂念,静心入定,内观己身,相对就要容易很多。

当然,上述这一切,都是对于那些经历过人世百态。

但却基于自身意愿,自主选择隐遁修行的人来说的。

认真说起来,贫道其实就属于这一种情况。

似贫道这般,在太华山空灵峰,或者其他山峰中潜修的人,其实并不算少。

只是,末日降临之前,他们也和贫道差不太多,并没有真的炼出什么神通法力。

不过,对于那些并非出于自愿,只是无力摆脱困在深山荒僻之所的人来说,这种境遇,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当然,这类人也很难生出修行之心,对他们而言,所谓静心入定也就无从谈起了。”

说到这里,荀鸣鹤看着面露疑惑的众人,顿了一顿,然后继续说道:

“很显然,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大家现在的处境。

除了姜典这样,能够独自生存无碍的特殊个体外。

我们其他人,脱离团体之后,时刻都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放下心中的烦恼忧虑,静下心来必然很难。

而除了上面那种自主避世的主动方法之外。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则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行走坐卧的重复性工作或者训练,让人被动的减少各种无意义的信息干扰。

譬如东夏仅剩不多的几支有组织有传承的道门流派中,初入门的弟子,往往要被安排,作担水砍柴,洒扫庭除,打坐诵经的工作课业。

这些工作课业,往往不会定什么太过刻意的要求。

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专心重复过程中。

作为行动主体的人的认知思维,往往会在日升月落,晨钟暮鼓的交替中,被动的经受这些规训过程潜移默化的洗礼。

从让人内在的心境,回归到相对简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