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刘双方势力,于汝南,淮南两郡边界各出奇兵,相互“周旋”,却似乎皆不欲“大动干戈”。
刘备察觉出曹操似有其他阴谋,于是特命关,张二将“骚扰”汝南,意在逼迫曹操尽快使出“后手”。
曹操果然如诸葛亮、庞统二人所料,其盘算将宗族女子夏侯涓,嫁于孙策三弟孙翊,两家联姻为盟,再诱使孙策北上,搅乱江淮之地,令孙刘两方相争!
如此,曹操方可腾出手来,专心应对袁绍南下的威胁!
然而......阴差阳错下,夏侯涓意外被张飞“掳走”,让孙曹两家联姻之事横生枝节。
为进一步迷惑刘备,同时取信于孙策,为其北上创造时机,曹操从捉襟见肘的军力部署中,硬凑出一万兵马交与夏侯渊。
命其增援汝南太守曹洪,徐晃所部,寻机击败关羽,张飞二人,救回夏侯涓!
就在夏侯渊紧急率兵赶往汝南,营救养女之际,一些有关江东孙策的“未证实”情报,却通过杜怀统领的校事秘谍,传入了曹操耳中!
此刻,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杜怀,乃至从宛城新近归附的贾诩,皆齐聚许都丞相府内。
只见曹操愁眉紧锁,先对校事统领杜怀问道:
“思远,那吴郡太守许贡传信何在?”
自宛城之变,导致爱将典韦身死,曹操便对秘谍潜伏,情报收集之事颇为上心,校事秘谍统领杜怀,更加得其重用。
既然丞相已打定主意,要利用孙策与刘备相争,杜怀自然要将校事眼线深入江东腹地。
这数月来,校事不但侦得孙策势力诸多情报,更暗中接触了不少江东世家人物,甚至还有朝廷正式任命,却被孙策私自罢免的原吴郡太守许贡!
许贡自被孙策夺权免职,又眼见不少与自己相厚的江东大族,被其镇压迫害,他对孙策可谓恨之入骨!
待许贡接触到杜怀麾下校事秘谍,便如落水之人见到救命稻草。
其愤而上书,言孙策“与项籍(项羽)相似”“若放于外必作世患”,请求曹操召孙策入许都朝廷任职,将其置于掌控中。
“禀丞相,许贡书简在此。”
杜怀拿出书简,毕恭毕敬地呈上,便再度退到一旁。
曹操已知晓书简内容,大手一挥,便将书简交给荀彧等众谋士参详。
静待众人阅览之后,曹操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缓缓说道:
“据闻孙策号称江东小霸王,颇有乃父孙坚雄风,倒当真是虎父无犬子!不过......这父子二人自负勇武,行事激进,倒也是如出一辙!诸公对许贡所言,有何看法?”
程昱轻抚长须,出言道:
“丞相,孙策骁勇善战,更兼雄才大略,故能称雄于江东,但其排除异己,威逼江东世家,连许贡这等朝廷命官,都敢私自罢免,若放任其崛起,恐非我许都朝廷之福!”
程昱一向并不太赞成与孙策联姻,反倒想趁其羽翼未丰,对其多番压制。
荀彧点点头,也对曹操说道:
“丞相,仲德所言在理,确如许贡所言,孙策野心勃勃,气候已成,若让其久镇江东,恐将来尾大不掉,又成刘备那般心腹大患!”
荀彧对天子,对汉室颇为尊重,于公于私,他都要维护许都朝廷威严!
孙策之父孙坚,私藏传国玉玺,擅杀朝廷命官。
孙策更是大逆不道,私下以玉玺与袁术换来兵马,可算袁术称帝的间接“帮凶”。
其横行江东,害死朝廷任命的庐江太守陆康,攻伐会稽太守王朗,豫章太守华歆。
这两人幸得曹操征召,归于许都朝廷任职,这才避免被软禁的命运,如今吴郡太守许贡,也被其夺权,朝不保夕。
荀彧对孙家自然并无好感,对丞相与“叛逆”联姻之事,更是颇有微词!
曹操轻皱眉头,对一旁沉思的荀攸问道:
“公达,孤见你沉思已久,可有其他见解?”
荀攸目光一闪,出言道:
“启禀丞相,仲德大人与文若叔父,皆言之有理!孙策绝非易与之辈,不过......我方才思索,若孙策与那刘备,两害相权取其轻!我等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