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

一会我就得到了一份过度饱和的浓盐水溶液,因为加入的水有限,已经达到了溶解度的极限,所以溶液里面还有一些没完全融化的盐颗粒混合在一起。

这正是我想要的。我接着在这些吹箭的箭头下方用刀刻出逆向的鱼鳞纹出来,并且把棉花缠绕进这些刻出的鱼鳞纹里面。

我现在仿制的是美洲土着制作的一种箭毒木吹箭。

这种的被刻上了逆向鱼鳞纹的吹箭在射中猎物时,就会像鱼钩的倒刺一样牢牢嵌住猎物的皮肉不会轻易掉落。

这种巧妙的结构也是他们在狩猎猴子时总结出来的方法。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吹箭也是和但丁用的没有什么区别,尾翼是用的棉花,吹针也是光滑的流线型。

可是这些吹箭用来打一般的猎物还好,要是用来猴子,猴子会在中箭的第一时间把身上的吹箭拔掉。

这时的猴子由于及时拔掉吹箭,所以进入身体里面的毒素也会比没有拔掉之前要少很多。

箭毒木的毒素固然厉害,猴子最后的命运自然也是难逃一死。可是剂量的问题就可以决定猴子在中箭以后还能跑多远了。

如果猴子比较幸运只是擦破一点皮,而且它及时处理了。那毒素留在体内的比例就不会太大,即便是死亡也会让地面的土着好一阵追赶。

这样的追赶在丛林里面是极其耗费力气的,可能一群追了半天最后掉下来的猎物还不够大家奔跑所需要的能量。

于是他们在吹箭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改进。这种采用环刻的工艺很简单,加上一些棉花以后不仅能增加淬毒量,更致命的一点是前端箭头并不稳定。

在击中猴子之类的猎物时,猴子会再次本能去拔吹箭。可是逆鳞锚在猴子的皮肉里,根本不可能轻易拔出。

用蛮力只会加剧痛苦,一不注意,这些原本就已经被削的很深的逆鳞很容易随箭头一起断在猎物的皮肉里面。

这样毒素就能持续在猎物的身体里面快速发挥作用,改进过的吹箭在当地土着的手里就是死神般的存在,只要被他们盯上基本都难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