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些泥一直垒砌到了大概半米的样子便停下手头的活计,因为这时候不能再继续往上垒了。
泥土是软的,上面的垒起太高泥土自身的重量就会把下面的泥土给压塌陷掉。
所以现在我要做的是先在这个半成品的泥坯里生火,把四周和底部的泥土烤干燥一点,这样才能承受住上面泥土的重量,使得整个炉体不会变形。
生火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一开始不能把火烧的太大。火大温度一高就会把把泥坯给烧裂开,特别是那炉桥更是不能用猛火来烧。
我把细枝柴引燃放进了火膛里面,开始慢慢加着柴火,尽量控制温度不要太高。
这种测试稳定温度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把手放在火堆上方火焰的位置,能刚好感觉到一点烫手,而不至于很烫的程度就可以了。
随着火焰的升起,这些泥土的四周开始冒出热气。我继续把控着火焰的温度,让它一直这样烘烤着泥坯。
半个小时过去,先是里面的炉桥被烤干成黄色。
见炉桥被烤干,我又在炉桥的上面加了一堆细枝柴火点燃和炉膛里的柴火一起烘烤炉桥,让其变得更加的坚硬。
又过去了半个小时,这时底部的泥土差不多都干燥了。我用轻轻戳了戳那下半截的泥坯,感觉硬度已经差不多。
于是我又开始搓泥条,继续往上垒高窑体外壁。这项工作比较简单,只需要小心一点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
就这样,我重复着这项工作。一直把它整体高度垒砌到了一米六左右的样子才停下来。
窑体高度差不多就是这样,继续干燥上面的泥坯。
待到上层泥坯干燥到合适程度时,我用木棍在泥坯最顶端往下十厘米的地方开了一个火腿肠大小的孔洞。
接着就是这个窑体的燃气回流系统的制作。
如果在文明社会我大概会直接采用金属钢管来做这一步骤,可是现在我没有,只能用另外一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