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病。在某种程度上,考试分数决定了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学校评“三好学生”的第一条标准,就是每一门考试课的考试成绩必须在85分以上,考察课在良好以上。
上到大中专的同学,从小学升初中开始,差一分,甚至半分,就可能是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了;初中升高中也有档次之分,高分可以在小中专与重点高中之间自由选择,次一点的可以上普通高中,倘若再有半分之差,就别指望踏入高中的大门;每年一次的普通高考,更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之战,两个平时成绩不相上下的同学,只因高考时一道大题的差别,就有重点大学、普通本科、大学专科、大中专、落榜等5种差别。
考试分数决定了一个学生是否有学习能力、是否爱学习、是否能成才,甚至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
考试分数如此重要,作为学生,谁敢轻视?
对于李勃他们来说,受捞取“享乐之本”思想的影响,平常没学好,临阵磨枪也不锋利,又怕奖学金让别人捞去,或者补考不及格,像高红兵那样留级,实在不敢轻视。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容面对考试的。腹中空空,自然对考试担惊受怕。
李勃分析出同学们害怕考试的两条病因,却并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每个人情况各有不同,必须各自想办法,以免病情加重,真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就真的不可救药了。
小学五年,初中高中都是三年,十一年的苦读,好不容易考上一个大中专,换得一个干部身份,总不能在最后的两年再折戟沉沙,落得个凄凄惨惨。
苦读是必要的,我们赶上这么一个时代,落伍就是落魄,是不值得的。
李勃嘟嘟囔囔地不停嘴,脚下也没有停步。
“李勃,你干啥家什的,磨磨蹭蹭,搬个凳子就要那么长时间!”张立志在路口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立志,你说奇怪不奇怪,教室里还有人苦读!”李勃交给张立志一个方凳,顺便透露一个惊人的消息。
“什么?周六还有人在教师苦读,我怎么不相信呢?”张立志也不敢相信。
“别不相信,现实有时就是超出我们的想像。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相信,作为一个中专生,还有心思苦读。”李勃在附和。
“你说那个人是谁吧?”张立志直奔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