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环境发展得很快速。
文山馆的制冰厂,扩建成功;增加了十台大型制冰机器。 冰块的产量,那是提升了十倍;但还是供不应求。
而且,另外两家私人一直筹备的制冰厂,也终于完成了建设;机器到位,也开始了试生产。 同时间里,组织从国外进口的几条水泥生产线,也通过海运,全部都已经运送回来了。
可惜没有任何一条水泥生产线落户在附近区域,都给调配出了外省市各地区。
全国目前都严重缺乏水泥,而四九城附近已经有一家琉璃河水泥厂了,所以不可能再分配在附近。 要知道这个时候,全国才三十五家大小水泥厂;年产量不足三百万吨。。
而附近的琉璃河水泥厂年产量十三万吨,已经算是全国领先的大型水泥厂了,其他城市更加迫切需要这些水泥生产 线。
面对如此情况,组织只能是专门成立了对应的设计研究院。
不少专家学者们,借鉴着国外的设备着手研究,打算自研出来自己的技术。 而四合院外头的三大农场,却是进行得火热朝天。
各种改造和建设不断,家属22上班,全部按照记录工分来计算。
大人,小孩,老人,都算在内;不分男女性别和老小,全部都算。
年满十八周岁的大人算十个劳力工分,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算七个劳力工分。 什么是劳力工分呢?
不偷懒的能拿全部十分,偷懒被扣分的,那就不满十分了。 除了劳力工分之外,还划分了工种的基础数。
分成了重体力活十倍基础数,普通体力活八倍基础数,轻体力活七倍基础数。 重体力活的,壮年认真干拿满分的,一天就能得到一百分。
普通的体力活,满分是八十分,轻体力活,满分是七十分;三等划分。
一般手工活的老幼妇孺,都算是轻体力活;一天最多是七十分,要是不认真干被扣分的话,是按照基础数来扣分 的。
按照基础数扣分,不论工种,所有人都是十次扣完一日的工分。
小孩子的工分是二分,基础数是七,一天的公分就是十四分;一次扣一点四分。
不会因为小孩子工分低,就多扣或少扣;十分公平。 七岁到十岁的孩子也能算工分,而且能算两分的工分。
十一岁的算三工分,大一岁多一工分;一直到十八岁成年的才算完整工分十分。 易大妈最终还是忍不住,她不想整天无所事事在家里呆着。
而且,家里也处于经济紧张时期,治病还得需要不知道多少的钱财呢! 易忠海对此想了想,也就没再反对;家里确实需要多准备些钱才行。
为了赚钱补贴家用,所以易大妈也报名去了农场,没干什么重体力活;而是去干了喂养小鸡蛋活。 但是现在还没有小鸡,大家都统一处于开荒建设阶段。
为了加快建设,周末,一些工人没事干的,也可以去农场帮忙。
工人进农场去帮忙,那是可以把工分算到家属的头上去的;毕竟是出力了,没来的工人自然是没有得加的。 办理工会合作社,这时候在城里,这种事情那叫非常的火热。
食品厂,轧钢厂,焦化厂,纺织厂;他们只是开了个头。
主要是做牵引作用,跟市府达成合作关系;帮忙组织置办起来而已。 这农场却是厂里工人家属的集体资产,是不属于工厂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