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科,孟行做的已算较快,不过仍到下午未时才做完交卷。
“若是孟行关心时政,理应不会记错判决,而且孟行援引的《刑律》八十三条,似乎不对吧?”
“这一题答的有些怪。”其中一个考官皱眉:“这一案我有印象,乃是去年的命妇案,此案是刑部刘大人主审的,轰动一时,但我记得判决结果与孟行写的不尽相同。”
正说间,便有一名考官匆匆送来一卷: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孟行的卷子,成参考答案了?
孟行引用律法,但大致还是按自己的主观判断来答题。
赵元名好笑问道:“孟行又非法家弟子,今科明法科极难,你们也对他抱有期望?”
“孟行此题答的,也不算错。”
一看,判决几乎与孟行的卷子一般无二。
黄大人点点头:
“难道此人记错了?”
赵元名闻言,知道反噬来了。
他当然知道,这些人里面有许多人不仅不对孟行抱期望,反而希望他考的极差才痛快。
“这两卷看上去不分上下,若是取名次,不知道哪一卷为先?”
赵元名连忙接过,快速浏览一遍,发出赞叹:
“大人,此卷也是答得极好!”
“……立性正直、不避强御,我看孟行判的就很好。”
赵元名接过,随口说道:“今日孟行答得不算快。”
科考以明经科也即经义为尊,这也是旧例了,大家一直默认的,明法科考的差一些也不算什么大事。
“是啊,刑部的刘大人断案判决老成持重,滴水不漏,令人心服,反而观之孟行断案,令我则产生疑虑,高下立判了。”
但这也是众考生并不十分重视明法科的缘故。
“这一个命妇案的题目有现成案例,有现成的判决,但是这是去年的事了,其中涉及到的一条律法发生了增改,因此援引旧律法与援引新律法的判案结果会有不同。”
等孟行答完明法科题目,自有人来收走,直接送到主考官房内,交到赵元名的手上。
“哦,既如此,却是交的慢了。”
赵元名一边收拢出色的考卷,一边暗暗摇头,皇帝登基有着新气象,一切从新,这些抱着旧观念,墨守成规的考生这一次恐怕要大吃苦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惜的是,许多考生记熟的律法,多半是旧律法,在这样真正高水平的考核之中便容易暴露短板。
“孟行答得不算错,而刑部刘大人判的,自然是对的。”
“……先看看吧。”围过来的考官之中,有人说道:“此人已是稳入进士,明法科考得如何也无关紧要。”
那些围过来的考官陪笑道:“先过来看看孟行的。”
赵元名又问:“除了命妇题,孟行其他题答得如何?”
他们许多人并非刑部的官员,平时职务也不涉及到律法,故此对律法的敏感性差一些。
而这时候,众多考官看卷的气象,心中很有印象,其实已经知道第二份是谁的卷子:
赵元名则问其中一名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