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军主将李立青站在寿春城外的高地上,俯瞰着这座扼守淮河咽喉的重镇。
这几日他们在寿春城外吃了不少苦头,也耗了不少时间,不过好在是扫清了李承业在城外布置的一些军堡。
这些军堡打了吧没有太大用处,里面没多少兵,打起来耗时耗力,可留着吧,它们又偏偏卡在晋军的后勤路线上。
在扫清了后顾之忧后,五万精锐大军已将寿春团团围住,寿春是鲁朝在淮河以南最后的一道防线,也是此次南晋北府军北伐的主要目标。
只要攻下此城,日后鲁朝南下便多了一道障碍,南晋日后北伐的通道也将彻底打开。
李立青下令在寿春城外修筑围城工事,挖掘壕沟,设置鹿砦,并在城北的高地上架设了三十座吕公车。
这些攻城器械高达数丈,与寿春城墙持平,外部用皮革遮蔽,其内可载数百武士。
与此同时,李立青还把自己手头上的一些武者和轻骑兵撒了出去,在寿春城外进行游击作战,切断城内补给线,同时警戒鲁军的援军到来。
同时,李立青还命人在城外挖掘地道,他可不会学戏台上的那些个将军一般,攻坚城攻到一半才想起来挖地道。
寿春城内,李承业也是密切关注着城外晋军的行动,他命人在城墙马面上设置暗堡,在暗堡内,他布置了鲁军的秘密武器。
当然,李承业既然以擅守闻名军中,他自然清楚攻城的那些个手段,他命人在城墙根下设置了地听瓮,用来监听晋军工兵挖掘地道的动静。
当然他也清楚自己与晋军在兵力上的差距,城内仅有一万两千守军,还有半数是收拢的溃兵,城外却有五万晋军精锐。
所以,李承业还组织城内百姓参与守城,将青壮年编入民壮队,负责搬运物资和修补城墙。
妇女和老人则负责制作箭矢,搬运滚木礌石,在战时送送饭,运运伤员,为守军提供后勤支持。
次日拂晓,北府军发起了首次强攻。
随之晋军军官高举的战刀放下,晋军力士猛的将手中的木锤砸向面前的攻城器械,弩炮和投石机将密集的箭矢和巨石倾泻在城墙上
同时,一些被北府军强征而来的民夫开始推着吕公车和冲车向城墙缓缓而来。
"放火鹞子!"李承业站在城楼上,挥动令旗。守军迅速点燃火鹞子,这些带着熊熊烈焰的“火鹞子”朝着晋军阵列呼啸而去。
一时间,晋军的攻城队伍中出现了混乱,不少民夫被突如其来的火鹞吓得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