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思考出路2

砍不平 花山叶香 1148 字 3个月前

自王安石推行经义取士之后,科举制度的积极性日少、消极性日增,至明清两代,科举达于极盛而自身的弊病亦达于极甚。

在一个专制、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学术、技术的影响,没有革新精神,一种既存制度或事物的演变过程常常不是越变越好,而是越变越糟。

王法不知道这个异世界的王朝科举处于什么阶段,不过应该不会很好考,要不然范秀才也不会屡次不中!

并且王法在蓝星的时候就是天天烤,烤的自己头晕脑胀,非常痛苦。如今重生一次当然不想重蹈覆辙!

更何况读书科举是需要花钱的,不是一般农民家庭能负担起的,保证温饱都是问题,更不用谈读书所需要的文房四宝和书籍。

除此之外还需要请教书先生讲课。没了先生讲解,你就是天纵横才也是白费了(想想现在,光有小学到大学的课本,没有老师,多么天纵横才能靠自己一路学到大学毕业)。

先生的费用也是不菲,而且先生的价格也跟学时挂钩,秀才一个价、举人一个价;进士.....普通人想想也就是了。不是亲戚、知交想都别想。毕竟几十个学生需要供养先生全家生活所需。逢年过节,也需要给礼品。

还有名气、学识是在交流中进步的。做学问是需要还有人情往来的。同学去秦楼、酒楼吟诗作对,你不能每次都去白吃吧;去了想掏钱,囊中羞涩!不掏,打成异类!大家干什么都躲着你,想借书抄书提携什么的,想都别想!

这样下来,供养一个读书人,大约每年至少需要几十两银子。因先生的才学程度;购买书籍的数量;文房四宝的购买数量等等而各有差异。

并且一般读书必须十年才敢保证出结果,这就是十年寒窗苦的来历。而且就算是在努力读书,也不敢保证必中,范进中举那是小说,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是孔乙己这样的下场。

能够扔这么多银子去读书的,要么是大家族供养一个人,要么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所以王法果断放弃了科举这条路,接下来另一条出路就是经商。

王法毕竟是从蓝星现代社会穿越而来,脑中有无数的现代商业经验,可以借鉴一下,肯定会在古代的异世界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