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风云朝堂

殷朝新政志 桦阳 825 字 25天前

江南的乱象逐渐平息,但边疆的危机仍未彻底解决。玄武关总兵何仲秋的奏报送至东宫:“殿下,鬼方国虽暂时偃旗息鼓,但部分叛逃的残兵正试图潜入边境村镇,散布谣言,意图煽动边民离心。同时,赤焰盟的余党仍在试图重组力量,与西域商队暗中往来。”

宗邺文将奏折递给苏子恒,冷声说道:“边疆的火种未灭,这些潜伏的敌人早晚会成燎原之势。子恒,你以为该如何应对?”

苏子恒拱手答道:“殿下,边疆的稳固需从两方面入手。一则加派东厂密探渗透赤焰盟余党的网络,截断他们的补给线;二则通过经济手段收拢边民民心,令敌人失去滋生的土壤。”

宗邺文点头:“很好,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要确保边疆安稳,不能让这些火种再次点燃。”

与此同时,朝堂的气氛也变得日益微妙。盐税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对地方士绅的打压却引发了部分朝臣的不满。户部侍郎蒋若衡在早朝上直言:“殿下,地方的士绅乃是国家的经脉。若过度压制,恐令百姓与士绅同心,最终削弱朝廷在地方的掌控力。”

兵部尚书杨敬反驳道:“蒋侍郎所言未免过于宽纵。江南士绅与昭明国暗中勾结,若不严惩,恐朝廷威严荡然无存。”

蒋若衡据理力争:“杨尚书此言虽有道理,但大殷的根基在于上下和谐。如今士绅与民心渐远,此非长久之策。”

苏子恒见双方争执不下,起身说道:“士绅的确是地方的骨干,但腐朽的士绅则是地方的毒瘤。殿下,臣以为应区别对待。对忠于朝廷者加以提拔,对勾结外邦者严惩不贷。如此方能既稳住地方,又不失朝廷权威。”

宗邺文点头:“子恒之言正合本宫意。地方士绅若能效忠朝廷,朝廷自会予以重用。但那些暗中与外邦勾连者,必将严惩不贷。”

针对江南士绅的问题,户部与舶司联合出台了一项新政,允许中小商贾直接向朝廷递交贸易申请,绕过士绅的中间环节。这一政策一经宣布,立即引发了士绅的强烈反弹。

“此举无疑是削弱士绅的经济权力!”蒋若衡在私下与同僚议论时,言辞激烈。

但苏子恒清楚,此举虽冒风险,却是长远之计。他在东宫会议中向宗邺文解释:“殿下,此策虽暂时引发士绅不满,但却能培植一批忠于朝廷的新兴商贾。待他们成长壮大,士绅的影响力自然会逐步削弱。”

宗邺文深思片刻,道:“此策可行,但必须有执行的缓冲时间。子恒,命舶司与户部联合推行,先在江南三府试点,再逐步推广。”

就在朝堂争议江南新政时,来自边疆的奏报再一次打破了宁静。东厂密探从西域带回消息,赤焰盟的余党正与鬼方国的逃兵联合,试图发动一次针对玄武关的袭击。

苏子恒对这一情报格外警惕。他向宗邺文提议:“殿下,赤焰盟此举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们真正的目标可能在更远的西域。他们试图通过牵制玄武关,掩护西域更大的行动。臣以为,应命雪狼营与玄武关守军联合布防,同时派东厂密探深入西域,直取赤焰盟的核心。”

宗邺文颔首:“边疆的稳定至关重要。若赤焰盟与外邦联合,后果不堪设想。朕命雪狼营全力配合东厂,彻查此事。”

而在东南,昭明国也开始酝酿新的阴谋。东海水军拦截的一艘商船中,发现了大量伪造的舶司文书。这些文书表明,昭明国试图通过假冒大殷官员的名义,在沿海发动新的走私活动。

苏子恒当即部署舶司与东厂,对江南港口展开全面排查。同时,他命吕绍华的东海水军加强对海域的巡逻,确保沿海的安全。

朝堂议事结束后,宗邺文在东宫召见苏子恒。他语气低沉但坚定:“子恒,大殷内外的危机虽暂时得到控制,但敌人的阴谋从未停止。江南的改革必须坚定推进,而边疆与沿海的布防也不能有丝毫松懈。”

苏子恒拱手道:“殿下,敌人虽多,但臣定不负所托。江南的经济改革将是巩固朝廷根基的第一步,而边疆的防御,也将是确保大殷安稳的屏障。”

宗邺文点头:“很好,接下来的棋局,只能胜,不能败。”

江南的经济改革与边疆的布防逐步推进,但朝堂的争议和外邦的阴谋却仍在酝酿更大的风暴。大殷的棋盘愈发复杂,而东宫的每一步,都将在这片波澜壮阔的权谋棋局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