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裂隙中的变局

殷朝新政志 桦阳 881 字 25天前

北疆的寒风中,草原王庭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烧。鬼方国在先前的失利后迅速调整策略,他们不再试图直接进攻玄武关,而是以游击战的形式骚扰大殷的边境小城,同时派遣密使联系南疆和江南的残余势力,试图构建新的同盟。

玄武关守将何仲秋在奏报中提到:“鬼方国的战术变得更加灵活,他们不断袭扰我们的补给线,并在夜间发动突然袭击,迫使我们分散兵力。”

苏子恒分析:“鬼方国显然认识到正面交锋无法取胜,因此试图拖垮我们的防御系统。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持久战削弱玄武关的力量,为未来的全面进攻铺路。”

宗邺文当即下令:“玄武关必须坚守,但不能仅仅被动防守。子恒,你可有反击之策?”

苏子恒提出了一项“以敌为师”的反击计划:

分散兵力,反向游击:挑选一支轻骑兵部队,深入草原,以鬼方国的战术对其游牧部族进行反击,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联络内部分裂:利用鬼方国内部部族之间的矛盾,离间其与游牧联盟的关系,使其自顾不暇。

加强补给防线:在玄武关的周边设置更多的流动哨所,确保边境小城的补给通畅。

雪狼营统领萧卓言主动请缨,率领轻骑兵执行反向游击任务。他说道:“苏大人放心,这片草原上,他们的战术并非无懈可击。只要我们比他们更快,更狠,鬼方国的游击战将无法维持。”

与此同时,江南的局势依然复杂。尽管宗邺昭的士绅网络被摧毁,但地方反弹的声音逐渐增多,尤其是在盐税改革全面推进后,部分士绅公开上书,要求“还权地方”,并以“地方税赋过重”为由,号召乡绅罢市。

舶司提举杜怀霖再次奏报:“苏大人,这些士绅表面上是为了地方利益,实际上是试图恢复他们对盐业和贸易的掌控权。”

苏子恒冷静地分析道:“他们的核心是试图利用民意对抗朝廷,但改革已经触及根本,不容退缩。此时,我们需要一场针对民心的反击战。”

为了稳住江南的局势,苏子恒亲自主持了一场民心反击行动:

公开账目:在舶司的主持下,公开盐税改革后的财政数据,向江南百姓展示朝廷如何用这些税款修建堤防、疏通运河、减轻灾害影响。

打击谣言:东厂派遣密探深入士绅网络,查明并曝光他们试图夸大税赋、挑唆百姓的真相。

民生优先:在地方上推行多项惠民政策,优先赈济灾民,同时免除部分重灾区的盐税,直接与士绅争夺地方民心。

这些措施逐渐平息了地方上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多的江南百姓开始转向支持改革,而士绅们的号召力则迅速衰退。

北疆方面,雪狼营的游击战取得了显着成效。萧卓言成功截断了鬼方国的几条主要补给线,使得草原上的粮草供应日益紧张。同时,东厂密探的情报显示,鬼方国王庭内的几个部族首领开始不满战争的持续消耗,甚至酝酿叛离。

“鬼方国的王庭本就是强权维系的联盟,只要我们再施加压力,他们的内部很可能会崩裂。”苏子恒说道。

宗邺文批准了一项更具针对性的计划:利用被俘的鬼方密使,向草原上的其他部族散播关于鬼方国王庭衰弱的谣言,同时向其敌对部族提供贸易与粮草援助。

在江南和北疆的压力稍有缓解后,宗邺文决定抓住机会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他在东宫内召集重臣密议,并宣布了一项“分权集权并行”的新政策:

地方精英整合:挑选一批忠诚于朝廷的地方士绅,赋予他们部分治理权力,但必须接受舶司与中央的双重监管。

边疆自主强化:允许玄武关与其他边疆重镇在军事资源分配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同时接受东宫的绝对调度。

中央裁决权加强:改革大理寺与都察院的职权,确保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事务直接上报东宫,减少地方官员与宗室亲王的干扰。

经过一系列行动,江南的士绅网络逐渐分化,百姓对改革的支持度也稳步提升;北疆的草原威胁因鬼方国内部的分裂而逐步消散。然而,苏子恒却依然感到不安。

“殿下,尽管鬼方国与江南的危机暂时平息,但这些问题的根源依然未解。外邦的觊觎与地方势力的残余,就像潜伏的火焰,随时可能再次燃烧。”

宗邺文沉声说道:“子恒,你所担忧的,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眼下必须为大殷制定一个更长远的战略,否则这些裂隙迟早会动摇我们的根基。”

大殷的天空虽暂时晴朗,但暗潮从未真正远去。宗邺文与苏子恒都清楚,一场更为深远的权谋博弈,正在悄然酝酿。而大殷的未来,仍需他们在风雨中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