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再苦一苦百姓

无论是治倭还是治虏,亦或者消弭天灾影响,维系大明官僚体系的运转,最终都需要银子,而且还得是海量的银子。

倘若是在嘉靖帝继位之初,他决然不会走改稻为桑这条路。

相反地,他会毅然决然地走一条最坎坷曲折,同时也是最难以走通的道路,那就是刀刃向内,对官僚系统进行修正。

然而现如今,嘉靖帝已经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如同曾经短见和愚蠢的帝王们一样,嘉靖帝开始走上一条看似较为轻松惬意的道路。

那就是尽量避免向既得利益集团开刀,选择进一步向底层农民压榨,以汲取人力物力。

所有人都清楚,与世家大族,达官显贵相比,平民百姓是最好惹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惹翻了不好办的情况。

对于统治者而言,底层平民根本没有任何政治上的议价权,无论怎么压榨,他们都会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忍受。

即便有朝一日,选择不再忍受,他们的反抗方式也永远只有两种。

第一种是抛弃土地成为流民,成为倒在饥荒路上的饿殍。

对此,朝廷完全可以选择视而不见,继续把财政压力转嫁到剩下的那一部分平民身上,再苦一苦百姓,让他们加倍地当牛做马,成为帝国的血肉燃料。

权贵阶层们,依旧可以灯红酒绿,奢靡无度,期待着每一天的太阳照常升起。

至于说,抛弃土地成为流民的人越来越,最后演变成为聚众造反的最极端的反抗方式?

只要造反的规模没有达到摧毁政权的级别,同样无伤大雅。

镇压反贼的军事成本,不外乎就是帝国军事支出账目中,一笔可以容忍的数字。

还有什么比镇压反贼更名正言顺的支出么?

流民造反有什么可怕的,不要以为只要有人造反,天就塌了!

事实就是,这天轻易塌不了。

甚至于,在镇压流民造反的过程中,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僚,都可以从中获得攫取到政治资本和捞钱的机会。

为何屡屡出现官逼民反,恰恰是因为有人巴不得百姓造反。

太平盛世是皇帝的愿景,从来不是一心升官发财的官僚们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