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苏哲通望着南骄国那一片狼藉的战场,心中满是苦涩与不甘。刚刚结束的这场战斗,彻底打破了他原本的如意算盘,也让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孙骄,绝非等闲之辈。
司徒清和令狐鼎站在太子身旁,两人的脸色同样凝重。战场上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味,那是刚刚激战过后留下的痕迹,混合着鲜血的腥味,令人作呕。远处,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满是疮痍的土地上,将一切都染成了暗红色,仿佛是一幅惨烈的画卷。
“这孙骄,实在是让人惊叹!” 司徒清率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敬佩。“他这次的作战策略,简直是天马行空。佯装缺粮、制造瘟疫假象,还让苏哲烈扮作主帅,这一系列操作,谁能想到?”
令狐鼎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他不仅有想象力,更有冒险精神和肚量。如此大胆的计划,换做旁人,根本不敢实施。”
司徒清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除了利用文明代差的奇谋外,真正的奇谋关键在于胆魄和执行魅力。就像当年陛下只身入卞逍大营,那份魄力,常人难以企及。如今孙骄的这一招,同样让人刮目相看。”
令狐鼎苦笑着摇摇头,“反观我们,虽为一代大将,政治军事能力娴熟,可想象力却在这官场的勾心斗角中被磨灭了。凡事都先考虑政治因素,反而失去了战场上应有的果敢。”
司徒清望向令狐鼎,眼中闪过一丝认同,“是啊,孙骄能统一北狄族,这份人格魅力,即便作为敌人,也让人不得不心生敬畏。他就像一个聪明绝顶却又难以捉摸的‘疯子’,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震惊恐惧过后,司徒清强打起精神,向太子提出应对当前局势的三种方案:“殿下,如今局势危急,我们有三条路可走。一是趁孙骄立足未稳,明日攻打南骄国都城。但孙骄狡诈多端,城内情况不明,苏哲烈又可能随时从背后杀来,我们十六万大军很可能会陷入他们的里应外合之中,遭遇灭顶之灾。”
太子苏哲通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示意司徒清继续说下去。
“二是放弃南骄国都城和贵春城,退守黄砂城。这样我们可以集中兵力,依托黄砂城的防御工事,与孙骄对峙。” 司徒清顿了顿,接着说道,“三是彻底退出南骄国境内,退守天云城防线。如此一来,我们虽然能确保后方安全,但南骄国就会彻底落入孙骄手中。”
太子苏哲通沉思片刻,权衡利弊。第一种方案风险太大,十六万大军若是有失,他将无法向父王交代;第三种方案虽然稳妥,但政治后果严重,他必然会受到朝中大臣的指责。思索再三,他缓缓说道:“就选第二种方案吧,大军全速退守黄砂城。八万大军入城,八万后撤到天云城,并在天云行省境内部署第二战场。”
司徒清和令狐鼎对视一眼,虽觉得这个方案有些中庸,让他们有些失望,但内心也明白,在当前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最稳妥的选择。众将听闻太子的决定,也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太子又想到之前打算传捷报的事情,心中一紧,连忙下令:“快,截住传捷报的骑士,不能让前后消息矛盾,否则我们就丢脸丢大了!”
此时,张吾匆匆找到太子,一脸焦急地说道:“殿下,退守黄砂城绝非良策!我们应当攻打南骄国都城,我愿率五万大军殿后,阻拦苏哲烈!”
太子苏哲通看着张吾,心中有些不悦,“你未必能支撑两天,且即便支撑住了,我们也未必能攻下都城。一旦失败,十六万大军将全军覆灭,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