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曦说道:“就是上次在大斗拔谷败给贤弟的那四个卫戍部?”
“就是那四个卫戍部。”王臣点头道,“只不过吐蕃军制特殊,是由少量桂勇加大量奴从组合而成,两者比例通常都在一比四左右,也就是说四大卫戍部有八千左右桂勇加三万多个奴从组成,吐蕃桂勇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奴从则只是充数而已。”
郭曦说道:“所以上次在大斗拔谷中被歼灭的吐蕃军只是奴从?”
“对,大多数是奴从。”王臣点点头道,“被斩杀或生擒的吐蕃桂勇数量很少。”
郭曦说道:“也就是说,吐蕃四卫戍部虽然在大斗拔谷吃了个大败仗,但是其战斗力并没有太大削弱,是这意思吗?”
“是这样,吐蕃四卫戍部并未遭到削弱。”王臣点了点头,随即又道,“不过,即便四卫戍部兵强马壮,也打不过安西军的一个军团,逻些的城墙更挡不住安西军的大炮,所以只要安西军的这个轻装军团成功的穿过羌塘高原,逻些就必定拿下!”
“善!”李适重重击节道,“拿下了逻些,无论赤松德赞是被活捉还是侥幸逃脱,前线的吐蕃三勇部必然军心动荡,甚至于土崩瓦解,彼时青海道、九曲之地及信度河谷的三路大军乘胜追击,定可以长驱直入,直趋逻些城下!”
说到这里,李适也已经暗暗的下定决心。
五年之后,他一定要跟着李晟御驾亲征。
当然,他只是跟着李晟,绝对不会干预指挥。
就是安西实在是太遥远,不然他还想跟随安西军出征。
不过,无论是跟随陇右军亲征,还是跟随安西军亲征,只要参与了平定吐蕃之战,只要到过逻些城,就足可以让他名垂青史。
当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高句丽,虽然取得了很大战果,但是并没能够达成灭亡高句丽国的终极目标,所以如果他能御驾亲征并且攻灭吐蕃,就足可以让他的武功胜过太宗皇帝,要知道吐蕃可是比高句丽更加强大的大国!
不过李适是知道感恩的,当即拍了拍王臣的肩膀说道:“爱卿,有你在,是朕之幸!是大唐之幸!亦是亿万黎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