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儒道修心,圣德参天地

元代文宗至顺元年(1330 年),颜子被封为兖国复圣公,颜庙因此又称为复圣庙,成为历代祭祀颜子的主要场所。

颜庙现存规模为南北五进院落,全庙共有元、明、清建筑殿、堂、亭、库、门、坊等 24 座,159 间。

复圣门里有陋巷井,外围有八角露天方亭,井北有明代树立的 “陋巷井” 石碑,是为纪念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 的俭朴品德而立。

庙内现存金、元、明、清碑刻 53 幢 ,其中有两块是元朝所立的 “大元敕赐先师充国复圣公新庙碑” 和 “大元加封颜子父母制词碑”,均用古蒙古文与汉文对照刻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和好学精神着称于世,颜庙作为祭祀颜回的场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儒家思想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复圣殿是颜庙的正殿,供奉着颜回的塑像,始建于元朝,后经明代重修,殿前的石柱雕刻精美。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

孔子逝世后,其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当时还是 “墓而不坟”,即没有高土隆起。随着后世帝王对孔子的尊崇,孔林的规模不断扩大。

自秦汉时期开始,陆续有孔氏后裔及官府对孔林进行修葺和扩建。汉代时,鲁相韩敕以官方名义对孔子墓进行了修治,并在墓前建造了神门等建筑。此后,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修,尤其是明清时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宏大规模。

孔林内保存了大量的碑刻墓志,总数达 4000 余块,这些碑刻涵盖了从汉代到民国时期的各个历史阶段,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儒道修心,圣德参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