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加上自然环境与地理特征,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国独特文化在本土生根发芽,铸就各地民众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春秋战国的五百年历史中的各诸侯国,让这些地域文化拥有它们自己的响亮名号。
就比如来到冀州,就会让人想起这里是燕赵大地,这片土地上烙印着燕赵文化。
春秋战国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且动荡的时期,持续了大约五百多年(如果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算起,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在这个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崛起,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各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思想、科技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
秦国地处西陲,常年与戎狄鏖战,铸就秦人坚韧不拔、尚武好战的品性。他们视军功为荣耀,关中子弟自幼习武,战场上悍不畏死、勇猛精进;于农事间亦是不辞辛劳、默默垦荒,质朴踏实,一心只为富国强兵,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刚劲。
晋国承继周室血脉,表里山河、地势险要,晋人既有中原礼仪熏陶下的文雅,又不乏果敢决绝的豪迈。卿族争斗虽频,却锤炼出善于权谋、精于周旋的谋略,行事雷厉风行,重承诺、守信用,透着豪迈大气与深谋远虑的融合特质。
齐国滨海而生,重商逐利,齐文化孕育出民众豁达开朗、机敏聪慧的性格。临淄集市热闹非凡,百姓长袖善舞于商贸,极擅拿捏商机;思想开放包容,热忱接纳四方来客,毫无狭隘排外之态,尽显豪爽洒脱。
鲁国谨守周礼,堪称儒家文化滥觞之地,鲁人端庄知礼、谦逊温和。曲阜街巷,孩童自幼诵读经典,成人行事谨遵礼仪,尊师重道蔚然成风,举手投足间尽是文雅与克制,内敛质朴、涵养深厚。
小主,
楚国地域广袤,巫风烈烈,楚文化赋予楚人奔放炽热、天马行空的才情。祭祀典仪神秘诡谲,民众心怀虔诚敬畏,行事果敢无畏,情感浓烈如酒;文艺创作上想象绮丽,不羁于陈规,处处彰显豪迈洒脱的浪漫气质。
宋国乃殷商后裔,秉持旧礼,宋人心性保守却重仁厚情义。虽商业有一定基础,但行事多循旧例,恪守传统道德底线,民风淳朴老实,人际交往真诚重诺,带着股认死理的执着劲儿。
卫国存续长久,地处中原要冲,卫人受多元文化冲击,温和而灵动。既有着周文化浸润的文雅,又能于乱世巧妙周旋,避险求存;文化艺术氛围浓郁,百姓情感细腻、才思敏捷,懂得审时度势。
郑国夹于晋楚之间,在列强夹缝里求生存,郑人聪慧狡黠、灵活应变。都城新郑商业发达,民众擅长经营,外交上纵横捭阖、巧舌如簧,力求左右逢源,养成随机应变、处事圆滑的习性。
魏国率先变法图强,魏人浸润革新进取、务实功利之风。大梁城里贤才汇聚,百姓尊崇知识与能人,全力支持改革政令;日常精于算计,追求效益最大化,行事果敢,怀揣建功立业的热望。
燕国偏居北方,紧邻戎狄,燕人侠义豪爽、慷慨悲歌。蓟城百姓常抱团御敌,路见不平仗义相助;荆轲刺秦所展现的赴死豪情,正是燕地民众重义轻身、悲壮无畏性格的极致体现。
赵国推行胡服骑射,革新军事与民俗,赵人兼具中原儒雅与游牧剽悍。邯郸街头既有彬彬有礼的士人论道讲学,又有骑射健儿风驰电掣;思想开放,不惧打破常规,行动果敢迅速,活力四溢。
吴国枕江濒海,水军强盛,吴人果敢勇猛、好勇斗狠。水乡泽国锤炼其冒险精神,擅长舟楫作战,民风剽悍无畏,对霸业雄心勃勃,有着勇往直前、不服输的劲头。
越国崛起于东南,越人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多山多水的环境磨砺其意志,民众能忍辱负重、矢志复仇,民风质朴刚健,执着于兴邦复国。
韩国身处四战之地,周旋于列强间隙,韩人聪慧机敏、心思缜密。为求生存精于谋略,善于制造精良兵器,低调行事却暗藏锋芒,懂得隐忍周旋、以柔克刚。
巴国与蜀国隐匿于西南崇山峻岭,巴人勇猛善战、热情豪爽,擅歌舞,民俗豪迈奔放,凭借险峻地势割据一方;蜀人则相对温和内敛,精于农耕、养蚕织锦,有着高超工艺水准,做事勤恳专注,悠然享受巴山蜀水间的富足宁静。
这些诸侯国虽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但各地民众烙印的性格特点历经岁月沉淀,依旧或隐或现于当今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与民众日常举止之中,成为华夏民族性格多元构成的关键部分。
这些文化基因代代相传,交织融合,铸就华夏民族包容豁达、坚韧不拔、崇文尚武、重情守义等复杂而独特的民族性格,彰显着古老文明强大韧性与活力,于地域文化细节、民俗节庆、民众日常社交、职业追求里鲜活存续,持续滋养民族前行之路。
邯郸市区的赵国文化还孕育出了其他两处灵源 —— 丛台灵源和赵苑灵源。这两处地址均是在赵国历史遗址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公园。
探查完邯郸市区的灵源,众人前往了峰峰矿区的华夏磁州窑富田遗址灵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