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顾剑的声音落下,一幅幅故事景象也犹如画卷一般,于在场人的脑海里徐徐铺展而来。
作为文人才子,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懂了诗词的意思——
“汉皇(唐玄宗)爱好女色一直在寻找绝色女子,统治天下多年都无法求得。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蒙皇上的恩宠忙得没有片刻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专宠。
后宫中佳人如云,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分封土地,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了不重视生男孩而重视生女孩……”
在场的才子们惊讶。
毫无疑问,这些画面所呈现的出来的,是汉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生活。
并描写杨贵妃是如何的美。
并且无论是“从此君王不早朝”,还是“尽日君王看不足”,似都在批判诗中的主人公,为了杨家女儿(杨贵妃)荒废了朝政。
然而,对一首情诗来说,写主人公为爱情而荒废朝政,这真的好吗?
即便辞藻相当华丽。
可总感觉在歌颂,宣扬权力。
三观不是很对的样子。
可下一秒,随着顾剑的声音落下,他们猛然一震。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渔阳叛乱的战鼓声震耳欲聋,惊破了宫中《霓裳羽衣曲》的音调!
这意思是,国家发生了叛乱。
听得这,在场的人忍不住的汗毛一炸。
他们睁大了眼睛,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这并不是在歌颂皇权。
这是一首叙事诗。
以上是故事是诗词的一部分。
正因皇帝爱好美色,荒废朝政,导致百姓揭竿而起,国家发生了叛乱。
故事与爱有关,也带着对现实与皇权的批判,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也令这首诗词显得更加的宏大。
意识到这,在场的才子们脸上纷纷露出了愧疚的神色。
此前,他们竟都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