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微的这个大学名额,她王葵那势在必得!
不过她们长得挺像的,冒名顶替王微微,肯定没人能发现异常。
想到这儿,王葵就笑着说:“微微可真厉害,以前成绩不怎么样好,没想到还能考上大学呢。”
王母一听,那叫一个骄傲:“你懂什么呀,那是微微嫁得好,人家江家特意请了专业老师给她补课呢。所以啊,你们也得找个好人家,以后的好日子可多着呢。”
王母看着自己那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又琢磨着给她们介绍对象了。
只是有王微微的彩礼在前头,媒人介绍的都出不起那么高的彩礼,这可让她心里不甘心把三个女儿嫁出去。
没想到这么一耽搁,三个女儿的年纪都成老姑娘了。
主要是现在连媒人都不给她家介绍人了,这可把她给愁坏了。
王葵可不管王母怎么想,接着说:“以前微微对强子可好了,这考上大学,就算江家不给什么好处,微微肯定也不会亏待强子的。”
王母得意洋洋地说:“那可不,你以为微微像你们几个没良心的,每次回探亲就只带一点粮食回来,自己都不够吃还得我们倒贴。”
王梅和王菊还是面无表情地纳着鞋底,就当没听见。
王葵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数落说:“妈,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了,我从小对强子和家里是什么样的,你还不清楚吗?我五六岁就帮忙开始做家务了,有啥好吃的都舍不得吃,都留给强子。
后来为了能拿到下乡知青补贴的那两百块钱,我也是想都没想就去下乡了,我要怎么做你才会觉得我好一次。”
王母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三女儿确实孝顺,就是命不太好啊。
四女儿虽说有点小滑头,但每月给她们的补贴,可比其他三个加起来一年的都多呢。
她养孩子可不是为了吃苦受累,谁给她的好处多,她当然就觉得谁更好了。
王葵瞧着王母脸色有所缓和,便又接着哭诉:“我也想多补贴家里呀,只怪我命苦又没本事,要是我命好,能被分到个好大队,我肯定拼命寄细粮回来补贴家里。
可我们大队那是穷乡僻壤,别说是我们知青了,就是当地人都常常都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我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要是我有出息能考上大学,我连大学名额都能让给强子呢,就算不能把名额给强子,我考上大学回城后也能找个好人家,以后肯定也是能帮衬强子。”
王母才不在乎王葵说什么,倒是被她哭得心烦意乱,直接呵斥道:“大过年的哭什么哭,把福气都哭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