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蒋胡矛盾1

14年抗战往事 小墨垚 1081 字 1个月前

但是,这个词一旦出现,表示幺蛾子出来了,胡汉民坚决反对。

1930年11月13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三界四中全会开幕,蒋介石的上述提案被列为主席团提案,但胡汉民对其中内容进行了很多修改,11月15日,蒋介石的铁杆张群提案支持蒋介石,要求立即召开国民会议,讨论制定约法的事情,胡汉民坚决不同意,把孙中山抬出来了,表示孙中山只提过三段论,现在是训政时期,什么叫训政?就是国民党负责帮助和训练人民参与政治的能力,不要因为有些人反对就乱了自己的阵脚,每个时期就该干每个时期的事情,制定约法是宪政时期的事情了。

胡汉民更进一步表示,孙中山生前的着作,已经涉及到了国家建设的各个阶段和方方面面,非常的具体和全面,大家只需要严格执行孙中山的指示即可,不能搞跳跃式的发展,瞎搞是要出大乱子的。

在胡汉民的坚决反对下,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没有就是否制定约法做出决定,仅决定于1931年5月5日召开国民会议,蒋介石的建议被全部否决。

不过不要紧,蒋介石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三界四中全会结束了,还有国民会议嘛,国民会议才是最高权力机关,在这个大会上一样可以制定约法,但胡汉民依然坚决反对,表示根据孙中山的三段论,在一切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决不能搞什么约法,孙中山先生生前就从来没提过约法两个字,现在是训政时期,是培养国民参政意识的时候,等条件具备了,进入宪政时期,直接就制定宪法了,约法是什么东西?

胡汉民指出,孙中山还说了,国民会议的议题有且只能有三项:谋中国之统一;谋中国之建设;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按照胡汉民的意思,蒋介石关于约法的建议被全部否决了。

胡汉民为啥在这个问题上反复和蒋介石较真呢?

原因比较复杂,选几条比较重要的说说吧。

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在他面前是一个小辈,其他人可能怕蒋介石,胡汉民可一点都不怕,不但不怕,还经常当众批评蒋介石,比如指责蒋介石搞的政府“政不成政,教不成教”,搞的蒋介石下不来台,反过来指责胡“漫肆讥评”“若必欲使中央信用丧失,革命无由完成而后快者”,意思就是说胡一派胡言,非要把中央名声搞臭,把革命事业彻底搞垮才高兴。

对于蒋介石的牢骚,胡汉民就当没听见,该批评就批评,搞的蒋介石浑身难受,表示“以政治一切罪恶推于中正一人之身,而以军人不懂政治之诽谤,诋之于中外人士之前”。

很多小伙伴以为蒋介石在国民党内一言九鼎,没想到,如此牛叉的人物,也落到了不停发牢骚的地步!

从北伐开始以来,国民党内慢慢都看出来了,蒋介石想搞独裁,胡汉民当然也看出来了,他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胡汉民认为国民党可以搞一党专政,但是国民党内不能搞独裁,他认为通过行政机构可以限制蒋介石的权力,通过什么行政机构?立法院。

胡汉民是立法院院长,他很明白,只要一日不立法,任何大事就都要经过立法院讨论,立法院就拥有了一票否决权,蒋介石的任何想法都要经过胡院长的批准,还搞啥独裁?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胡汉民作为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已经对孙中山崇拜到五体投地的地步了,认为凡是孙中说的都是对的,凡是孙中山的指示就必须执行,整个人都搞的比较迂腐了,孙中山说建国要搞三段论,他就觉得必须要照章办事,孙中山三段论里面没有提约法的事情,胡汉民就坚决反对约法。

对于胡汉民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蒋介石真的是要暴走了。

蒋介石表示,你特么的不知道为啥要打中原大战吗?死了这么多人,流了这么多血,这些人无非就是说国民党在搞一党专政,大家没有说话的权力,现在战争结束了,还不麻溜的赶紧制定一部法律出来,那些人要的民主和自由都给他们,难道想再来一次大战吗?反倒是老胡,你专门反对立法,居心何在?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你想把立法院立于全国全党之上,你想当太上皇吗?

对胡汉民一通痛骂之后,蒋介石转过头又对约法进行高度评价,表示约法为“本党与中国生死存亡之最大关键”,立法这件事情不但要搞,还要抓紧时间赶紧搞。

实事求是的说,经历过中原大战,蒋介石心里是真的虚了,他害怕再来一次这样的大战,再打一次,他的国民政府就要彻底垮台了,太耗钱了,何况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江西瑞金已经牢牢的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既然胡适汪精卫这些人高呼民主和自由,要搞约法,那就搞一个约法给他们,让这些人彻底把嘴巴闭上,至于那个约法到底有多大效力,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没想到这个胡汉民如此迂腐,实在是可恶至极!

当然,以胡汉民的个性,让蒋介石难堪的事情肯定不止这一件,再举几个例子吧。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着重推进的一个工作就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其中就包括关税条约,晚清直到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关税都掌握在列强手中,辛亥革命之后,为啥清政府迅速倒台,就是因为洋人把关税节流了,清政府没银子了,迅速就完蛋了;当南京国民政府提出收回关税主权时,欧美列强为了拉拢中国,都很愉快的签订了新的条约,关税重新回到中国人手中,只有日本政府拒绝,关于这件事在下篇文章里再细谈,经过艰难谈判,1930年5月,日本才最后一个与中国签署协定,中方承诺每年从海关税收中提取500万元,用于偿还北洋政府向日本的借款,同时许诺三年之内不提高日本对中国的关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