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母和田贵兰各怀心思,赵母一定不能让杨秀英把赵家拉下水……
在村长家屋外的院子里,放着一张长桌。
老村长的小儿子李生辉穿着一身读书人的长袍,坐在长桌前,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村里的妇人们排成了长长的一列。
桃花负责称重,杨秀英报数,李生辉记录。
“孙大嫂,牛奶果十三斤,蕨菜二十斤。”
李生辉一遍记录一边重新报一篇,孙大嫂点了点头,这和自己预估的差不多,大家家里都没有秤,只能按照重量预估一下,八九不离十,也就差不多了,村里唯一的一把秤还是秀英从城里买来的,放在了老村长家。
秀英来家里通知了之后,孙大嫂就带着几个儿女背着竹篓上了山,又怕时间太晚错过了回来登记的时间,也只摘了小半天的时间。
“李大婶,10斤。”
“钱大娘,8斤。”
“赵大姐,3斤。”
……
后面的人大多都是两三斤,参与摘牛奶果和蕨菜的人家大多都是观望的态度,只有孙大嫂一家摘的最多。
他们大多家里都有黑面,一天吃上一顿黑面馍馍还是不成问题,不像孙大嫂一家顿顿都是稀的野菜糊糊。
登记结束后,李生辉把登记的斤数递给秀英:“秀英婶子,全都在这里。”
想了想他又说道:“这里面较少的两户人家,一个是周大柱,一个是马二棍。”
杨秀英对村上这些人不熟悉,看了看李生辉递过来的单子,就算是少一些也没有什么,毕竟大家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少一些杨秀英也理解,她要做的是长久的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