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捷报传长安

云绫传 江州闲人 1825 字 10天前

闻言,群臣噤声,竟无人应答。

实在是天佑帝已经定了调,如今叛乱未平就论封赏,待叛乱平息岂非还要封赏一轮。

那公孙云绫才多大,入朝才多久,如今已是检校玉麟卫大将军、南郑县伯,如此封赏下去日后怕不是又一个国公。

一门两国公?不妥!十分里有十二分的不妥!

但想想不久前被当庭杖毙之人,群臣此时也不敢唱反调,只得沉默不语。

天佑帝视线一一扫过,将群臣的神情都看在眼里,不禁轻哼一声以示不满。

在河北接连战败失地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有了一场大胜,若不及时封赏,如何能安将士之心。

此时还不抓住机会鼓舞军心,难不成要等叛军打到长安再去?

都这个时候了,群臣首先想到的还是权势之争,天佑帝第一次怀疑自己用人的眼光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封赏的,至少与公孙家交好之人就很赞成。

只是他们本身与公孙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免授人以柄,不好出头罢了。

天佑帝也清楚这点,为了给自己个台阶下,他便将视线投向了公孙家一系。

随着公孙安世卸任,公孙家一系隐隐以吏部侍郎李怀仁为首,天佑帝率先看的也是他。

不过李怀仁低眉顺眼看着脚尖,就是不抬头与天佑帝对视。

无奈,天佑帝只能又看向了兵部尚书杜进用。

从影卫查到的情况来看,相比于李怀仁出自公孙弘门下,杜进用则与云绫更亲近些。

果然,在感受到天佑帝的心思后,杜进用沉吟片刻终于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论功行赏乃是常理,无可厚非。然,益州战事尚未平息,封赏也当有所节制才好。”

闻言,天佑帝微微颔首,问道:“爱卿有何建议?”

“臣以为西羌贼寇覆灭,叛军必然军心动荡,正是一举平灭的大好时机!然公孙云绫麾下只得三万玉麟卫,虽召集了益州城卫军,终归还是名不正言不顺,唯陛下明察!”

天佑帝蹙了蹙眉,明白了杜进用之意,只是他心中却有顾虑。

益州乃是大州,有山川地利之固,亦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可成就基业的地方。

是以,朝廷对于益州大都督的任用一向极为谨慎,甚至一度考虑过撤销大都督府,分化益州权力。

公孙家在朝中、军中和地方的势力都不小,若再让云绫执掌益州,天佑帝担心尾大不掉。

杜进用见天佑帝沉默不语,他也不再进言,默默退回朝班。

皇帝让他进言为云绫讨封他已经做了,至于皇帝允不允就不是他能干涉的了。

与此同时,一旁的李怀仁则神情古怪地看了杜进用一眼。

他倒没别的意思,只是奇怪杜进用这么个高门世家出身的人怎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以公孙家的势力,任何一个脑子清醒的帝王都不可能同意这个建议,他不信杜进用会不明白。

最终,天佑帝什么也没说,直接宣布退朝。

李怀仁就更奇怪了。

皇帝没有直接否决,也就意味着这事儿还有得商量。

相对于李怀仁只是奇怪,身为相国的卢之浩脸色就要难看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