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从江苏常熟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矿物加工专家沈政昌

院士之路 钩藤草 2525 字 21天前

1982年7月至1987年6月,沈政昌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担任助理工程师。

1987年7月至1993年6月,沈政昌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程师。

1993年7月至1996年12月,沈政昌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

1997年1月至2011年1月,沈政昌担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事业部主任、研究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11年1月至今,沈政昌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 ,后为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2021年11月,沈政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

从业之路解码

沈政昌从助理工程师开始,在工作初期就深入到实际的矿业研究项目中。在这10多年时间里,他从助理工程师逐步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

他参与了众多矿山机械和矿物加工项目的实际操作,熟悉了各种设备的运行、调试和维护,对矿物加工工艺的实际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为他后续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

这期间,沈政昌通过对不同项目的参与,深入了解了矿业行业的现状和需求。

他见证了矿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能够精准地把握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他以后开展针对性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方向。

例如,在处理矿石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现有选矿设备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促使他思考如何改进设备来提高选矿效率。

从担任事业部主任开始,沈政昌不仅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还要进行项目的统筹和团队管理。

这使他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科研工作,学会整合资源,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

他领导的团队可能涉及多个专业领域,通过协调不同专业人员的工作,他积累了跨领域合作的经验。

在开发新型选矿设备或改进工艺时,这种团队协作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高效地推动项目进展。

作为事业部主任和研究员,沈政昌在科研方向上有了更多的决策权。

他可以根据自己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引导团队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项目。

这期间他推动了一系列关于高效选矿设备研发、选矿工艺优化的项目,为他在行业内树立了技术权威的形象,同时也为矿业企业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

在担任副总工程师和首席科学家后,沈政昌的角色上升到了为整个企业乃至行业提供技术战略规划的高度。

他参与制定矿冶科技集团的科研战略,推动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实施。

他对矿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引导企业在新型选矿技术、绿色矿业等前沿领域布局,使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技术优势。

在这个阶段,沈政昌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对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通过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学术交流等活动,将自己的科研理念和创新成果传播到整个矿业领域。

他的技术建议对于提高我国矿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他能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院士不仅需要在学术和技术上有卓越的成就,还需要对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广泛的影响力。

院士科研之路

沈政昌院士是我国矿物加工专家,主要从事选冶过程技术研究、设计及工程化工作。

沈政昌攻克了浮选机大型化的核心关键技术,创建和完善了我国新的浮选装备体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三个完全掌握浮选机大型化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

沈政昌开发的超大型浮选机已形成规模化应用,推动了浮选工艺变革,拓展了浮选应用领域。

沈政昌开发了浮选流程水平配置和宽粒级浮选装备技术,实现了浮选装备的高效化,推动我国复杂难处理矿物高效回收及冶金固废的资源化。

此外,他还开发了铁精矿提铁降杂、铝土矿选矿拜尔法、钾盐饱和溶液分选等25种专属浮选装备技术,满足了不同矿物和不同规模选矿厂的要求。

该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出口至43个国家。

沈政昌提出了浮选过程动力学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浮选装备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基础理论,为浮选装备的创新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沈政昌研发了多羟基黄原酸盐类等新型无机及有机抑制剂,大幅降低了药剂量、搅拌时间和能耗。

同时减少了有害物质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