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圆梦成真靠坚持(5)

女人啊,女人 康晖 2328 字 9天前

杜郎口的成功在于集体智慧的凝结,在于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在于整体对每个细节的适度处理,在于他们拥有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在于大胆的突破旧有的框框。许多的问题,不是靠某个或者几个老师能够解决的。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人专门统计每个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数量,天天统计,天天排名,直到习惯形成。为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每个老师,每周一篇介绍教改经验的书面材料,然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达成共同认识,集体统一行动,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点的课改模式。

何家杏曾多次亲自聆听过魏书生、靳家彦等名师的课,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的高度的调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非常的主动,这一点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关键,杜郎口中学不同之处在于教师集体都把握住了这一关键点。虽然,杜郎口的老师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十分出众,但是,他们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所培养的学生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学生的发展潜力无穷,每个学生都会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

听名师的一节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一时的,即使是名师的关门弟子,能够得此殊荣的也是人数有限;在杜郎口中学学习三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会成为终身的习惯,在此却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这样的训练。这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借鉴。

的确杜郎口教室内外的黑板比墙砖的面积多,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比老师讲课多的多,楼道内学生的名言警句比名人的名言多,外来参观者比学校内的师生多,他们工作学习的条件比我们差的多,教改的成果却比我们显着的多。原因在于他们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比我们深刻的多。

最后,何家杏借用杜郎口校园中的一段精彩语言,留与大家共同探讨其课堂活跃的奥妙:课堂的生命力来自于对事件和事实的感受与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与好奇;来自于情不自禁、丰富活跃的猜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辩;来自于探索过程中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与喜悦;来自于对昨日文明成就的赞叹和对未来文明进程的憧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将退休的何家杏参观杜郎口中学似乎是给自己的教育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她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却深深的扎根于心中了。曾经的点点滴滴收获令她难以忘怀,并且也成为了她圆梦的又一个加油站和生活积累的素材库。

那天的喜悦似乎还在眼前——传达室那个慈眉善目的朱大爷,好像正抱着一叠报纸乐呵呵地走进来对何家杏说:“快看《中国少年报》有好消息…… ”他的话音未落,下课铃响了,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一群同学,顾不得喊“报告”一下子涌进了办公室,七嘴八舌地嚷着“咱们班得奖了”“咱们班上报了”“咱们班……”“山西就咱一家”同学们都兴奋地大声喊着。啊,整个校园都沸腾了,同学们跳跃着、欢呼着,老师们高兴地奔走相告,连平时一向严肃的老校长也喜上眉梢和孩子们在一起欢笑,欢声和笑语充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悦耳的铃声,校园里又渐渐地安静下来。何家杏再次拿起《中国少年报》“全国最佳中队活动竞赛揭晓”几个醒目的大字,又映入了她的眼帘。“……在七千余份的稿件中,全国有三十个中队获奖,团中央将邀请获奖中队的少先队员代表,参加全国首届少先队员代表大会……”她细细地盯着报上的每一个字。“你们班真荣幸!”“你就是有福气,一参赛就得奖”……老师们赞叹着,议论着。

在三年前,因为这个班学生学习基础差,纪律乱,没人愿意接这个班,校长想用抓阄的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何家杏主动自愿要求带这个班,当时的压力的确不小。为了改变落后的现状,她在课堂上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在课后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特别是“读书读报”活动的开展,不但培养了孩子们探求知识的兴趣,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孩子们的情操也得到了陶冶。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班风逐步扭转了,大家公认的差班,很快步入了先进班集体的行列。何家杏组织学生开展的《向书山之路攀登》的中队活动竟然在全国获奖,这对孩子们该是多大的鼓舞呀!

是的,如果没有当初的巨大压力,也许激发不出她内在的动力。没有当初落后的状况,也许搏动不出试图改变它的决心。一个人,一个集体,以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居下游,甘心落后。只要坚信自己的能力,不甘心落后,就有获胜的喜讯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