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世何事为重罪

“第一是不孝,第二是欺诈,第三是杀生……”

说着说着,三人就走到了司过真官的大殿门外。这时,恰好有个身着衮服的人从大殿里出来。这人一看见余昭祖,脸上马上露出了惊愕的神色。

“这怎么可能呢?我在这里半年多了,还从没看见有人能从这里走出去,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然后,那人还朝余昭祖施了一礼,吓得余昭祖也赶紧回礼。

这时,领着余昭祖的引进使开口了,“禀告大人,确实平时只有进来的,没有出去的。不过,这人和真君有些交情,又喜做善事。所以真君让他过来见见你。”

听到引进使的话,衮服男子才从身后摸出一个茶壶,给自己倒了一碗汤,喝完之后飘飘然走了。

等到那衮服男子离开之后,余昭祖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这位大人是谁啊?”

“他原本乃是居住在三十三重天上的仙人,只因为犯了一点小小的过错,才被贬谪到这里看守大门。只要再熬过一年时间,他就能重返天庭恢复原职啦。”

“那他刚刚喝的是什么汤?”

“进这门的时候是迷魂汤,出这门的时候就是甘露了?”

听到引进使的回答,余昭祖满怀诚恳地问:“今天有幸见识一番,而且还能回去,不知道二位上使可以教点我什么呢?”

“这个嘛,说说倒也无妨。可以传你一种可以消除灾祸、祈求平安的法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回到家后,取下了门上的桃符,然后亲自手持锋利的刀刃将其砍碎小块,用干净的篮子盛放起来。等到二更过后,派一个人提着篮子走到离家东南一里开外的地方,挖个三尺的坑,把篮子埋好。”

“他出门的时候,你就开始念‘天皇地皇,三纲五常,急急如律令!’,一直等到他回来,才能停下来。”

“还有,你到回去以后,也不要与人共食共寝,吃饭之前要先祭祀,睡觉的时候要注意呼吸,这都是修炼的要点。”

“感谢两位上使的指点,如此大德,不知道我也可以回报点什么呢?”

听到余昭祖这么问,两位引进使是相视一笑,“举手之劳,用不着用不着。”

但余昭祖却听出了他们的意思,于是不依不饶。缠了半响之后,他们才说,“其实也没什么,你要真有心的话,诵读《金刚经》的时候,单独给我们俩念一两卷经文就够了。”

就这样,三人一边走一边交流。然而整个过程当中,始终只有一人在积极应答,另一人则自始至终都沉默不语,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前行。

大约又走了一两里路之后,这两个人朝余昭祖指了指方向,“顺着这条路继续往前走,很快就能到了。”说完之后,两人与余昭祖拱手道别,转身离去。

看到二人离去,余昭祖便按着他们指的方向独自前行,感觉快要走到城东门口了。余昭祖突然脚下一滑,失足摔倒在地。

这一摔让他猛地惊醒过来。此时已经是三更时分,窗外依旧明亮得如同白昼一般,之前去拜见某人的情景还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就好像刚刚才发生过一样。

于是,余昭祖叫醒自己的仆从点灯磨墨,撰写了辞职信。等到天亮之后,找到了吏部官员,递上了辞职报告,说自己要回乡归隐。

等到回到老家以后,按照那使者的说法,取下了门上的桃符,完完整整的做了一遍。而且,还当起了火居道士,一心向善。

第二年,朝廷再次下达任命诏书要求余昭祖出仕,但余昭祖还是拒绝了,并把自己见到司命真官这事儿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听说这事的人都说余昭祖一定会享有高寿,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之后的第七年,余昭祖就去世了,与他记下来的那些事有着天壤之别。

众人皆感诧异。后来,有个游方僧人路过此地,听说了余昭祖的事情后,僧人说,“善恶因果并非简单之事,一念之差,福祸相依。”

僧人的这番话,就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或许,善恶因果,祸福相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