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老师来之前,沈江月特地叮嘱大家,不用离开自己的位置,保持原状就可以,参考角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审查内容。
于是所有人都乖乖坐在教室里面等,评审团来的时候的,就从最靠近门口的吴宇恒的画开始看。
吴宇恒这幅画,季静从草稿到成图都陆陆续续地看过。
她最初以为他要画整个教室,还暗暗好奇自己会不会出现在画面里,又好奇自己如果出现在吴宇恒笔下会是什么样子,结果直到看到成稿,才发现,吴宇恒画的是后面一排排的架子。
没有教室,也没有人,他也没有刻意使用任何一种空间技法,没有鱼眼,没有延展,只是单纯地刻画了他的视角下的这一列列架子。
然而在他的笔下,这种几乎没有任何特点可言的柜子,却展现出了一种静谧肃穆的秩序感。他用滚刷将暗色的石墨铺满了整个画面,又在这种暗调的大背景下,细化出了货架的金属质感,背景的灰调与金属的冷调相互映衬,一下子就将神秘的氛围烘托到极致。
季静看到吴宇恒成稿的那一刻,就知道,他又进步了。
只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完全超越了复赛时的自己,于老师曾说他不擅长描绘氛围,可现在呢,他已经能把自己的短板当作整张画的卖点来刻画了!
季静佩服的无话可说,她刚开始甚至没有看明白,为什么只是描绘了简单的几组货架,画面就会这么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一直看下去。
她揣摩了大半天,才终于搞明白吴宇恒这幅画真正的过人之处,它明明描绘了四排几乎一样的货架,因为是从侧面切入的,甚至连唯一有区别的货架上的物品都没有办法刻画的太明显,但是,每个货架上却又是完全不同的。
连树叶都没有两片相同的,货架又怎么可能一模一样呢?
螺栓的角度,细小的划痕,掉落的外皮,甚至每一寸光影,所有的细节全都各不相同。
对人而言,同一时刻的阳光角度是一样的。但是货架不是,距离窗户的远近,距离人眼的远近,所有的空间细节都被吴宇恒藏在了对光的刻画里面。
相同的货架,不同的光,看似严格统一的秩序下却隐藏着自然造物独特的个性,那是统一与特别的对峙,大局与细节的对比,吴宇恒的画就像是一首看似平缓的古典乐,却又在不经意间弹出出人意料的俏皮音符,引得每个人忍不住停下来细细观赏,想要挖掘到底还有哪些让人惊喜的细节。
最可怕的是,这还是他第一次尝试这种画法。
也就是说,这是他第一张湿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