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巨龙大白带出完水了去钓大金条

相信老徐对这么长的一条大家伙肯定感兴趣。

越往外海开,海面上的风浪就越大。

如果说以前绝大部分作钓的时候是碧波荡漾的话,现在就算是碧浪喧腾了。

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落差极大,周边水域的很多几米或十几米的小船在这样的环境中来回穿梭,上一秒还在海浪的顶端,下一秒就拍在了海浪的底部。

“哎呦,看着就让人害怕。”

看到一条大约10米长的钓鱼艇从左舷方向迅速破浪前行,船底不断拍击着海浪,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艇上的钓鱼者们紧紧抓住身边的固定物,以稳定自己的身体。

与远去的钓鱼艇相比,剁椒鱼头号速度虽然不快,但是很稳,要知道这条船设计抗风等级是4级风浪,能抗2.5米的中浪的。

熊思明稳稳地坐在驾驶室后边的休息区,喝着茶,啧啧的替那条小船上的人担心。

“行啦,别在那儿幸灾乐祸了,过去你上小船钓鱼的时候你不也这样嘛!那手抓的比谁都紧,船帮的护栏都快被你攥出印儿来了!”

刘浩民在一旁捅咕了一下熊思明,示意他少说两句风凉话儿。

“哪有,这不也是赞叹咱的船的稳定嘛!嘿嘿嘿……”

本来他们所在的海礁钓点也是出大黄鱼的着名钓点之一,但是因为管制的原因还有不知道的其他原因,今年这个点的大黄鱼出的少的可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和徐长清他们约定的集合点定在了:浪岗!

浪岗,全名浪岗山列岛。宋乾道《四明图经·昌国》已有名称记载:“浪港山,在县东北九百里。”宋宝庆《昌国县志》载为“浪岗山”。元大德《昌国州图志》沿用乾道志之名记为“浪港山”。明以后各地方志多记为“浪岗山”或“浪冈山”。明嘉靖志,清康熙《定海县志》皆称"浪岗山",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定今后。而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称之为“柳拿根岛。

列岛位于朱家尖岛东北方向42海里处,海水清澈,水深20~50米,最深处达100多米,主要岛屿地形崎岖、陡峻,不易攀登,自古有“浪岗三块山,上下实烦难,家有薄粥饭,永不上此山”之说!

地理坐标为北纬30°25′~30°26′、东经122°55′~122°56′,西北距嵊泗县城菜园镇56.3千米,分布在长约1.95千米、宽1.20千米的海域,包括浪岗中块岛、浪岗东块岛、浪岗西块岛和浪岗半边屿等18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陆地总面积约0.435平方千米。

因附近海域水深浪大,渔谚“无风三尺浪,有风浪过岗”,故名浪岗山。

最大岛屿为浪岗中块岛,面积0.302平方千米,位于列岛中心,是舟山群岛最东端的有居民海岛。列岛最高海拔96.0米,位于浪岗西块岛。

早上7点从海礁出发,大概开了2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浪岗海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