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梦回昔日,牢中秘藏

逍遥仗剑行 莫秦萧 2520 字 3个月前

“上师,弟子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

“你我无师徒之缘,这一声上师,老衲担当不起。若有疑惑,问便是,老衲知无不言。”

“谢上师。觉法祖师之经典《悟性》中言:‘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此言何解?”

“若贪嗔痴性即是佛性,弟子何须修治贪嗔痴,何须剔除三毒?此即是本来之佛性。如此何谈修行?”

“贪嗔痴本不自有,乃自心分别妄想缘起之虚妄。凡众不知贪嗔痴由自心生,以妄逐妄,起心修心,终难获得清净和解脱,故佛说此言。”

“利根者闻听此法,知贪嗔痴性即是佛性,当放下一切分别妄想,息缘忘虑,无相无为,当体即空,即得解脱。”

“是所谓‘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弟子……不解。”

“……”

“四代人皇时,九州之地有自觉者开立一派,你可知?”

“上师所言,可是禅宗?”

“然也。禅宗,循觉法祖师之辙,当是开悟之道,与我大乘亦是同根。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当自心空,当即觉时。”

“凡众皆可参禅,凡众皆可寻净,人人皆可成佛。当是寻己,舍离诸色,证我心空,我自证觉。”

“你寻一语之问,实则困于其色,当是不得。老衲之言,只作点拨,不作开化,你心有所惑,恰如持灯寻路。老衲之言为灯,仅可照前人所得之路,不可照你所求之路。自不得解。”

“若寻开化,即须自悟,舍灯寻路,以心为灯,以禅为烛,寻所求之路。”

“上师的意思是让我参禅?寻得属于我自己的禅心,再去解答这个问题?”

“善。”

“谢上师指点。愚徒斗胆,可否将所得之言,转告两位师弟?”

“斟酌而行。”

“多谢上师!”

“对了,这几日寺里的饭菜,可还吃得习惯?”

“回禀上师,一切都好……”

“出家人不打诳语哦。”

“呃……每日素食餐饭,感觉营养有些跟不上,加上还有早晚课,不少师弟师妹们都有些跟不上了。师兄和师傅们能修辟谷,可我们还有些……”

“是了,毕竟还在长身体啊。你自己去监寺师侄那取点银两,再找几个气力足些的弟子,一同给寺内孩童买些肉食回来吧,再买些牛乳羊乳,小孩长身子要营养的。”

“可是,寺内荤腥是否有点……”

“穷荒本就贫苦,孩童们已受离散之苦,怎可再受饥寒之苦?你只管去买,有所责罚老衲一人担了。”

“谢上师!”

……

“嘿!和尚,想啥呢?这么出神儿?”

一座不知名的山丘之上,断指的穷书生看着脚下怔怔出神的癞头老和尚,忍不住拍在他脑袋的戒疤之上,那不着调的样子,活像一个地痞。

老和尚看着远处被雷光笼罩的那座城,忍不住长叹一声:“想起一件往事了。”

“嘿!说了一句废话!”

自讨没趣的书生轻唾了一声,找了一处干净些的地方,同样跟着老和尚看起了远方。循着他的视线看去,目光的终点却是更远的东海。

一边看着,书生折过身边一根狗尾巴草,叼在了嘴里,嘴里念念有词:“彼其老母的!为了一个逍遥,要搭这么多人进去,真特么不划算!”

“怎么了?心疼了?”身后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道士依旧席地而睡,背对着俩人,听着书生的抱怨,慵懒地问道:“你是不甘心当老天的棋子呢?还是心疼你的徒子徒孙呢?”

“你说哪个?”

“就那个和螃蟹打得有来有回的那个。”

“万常宝?我呸!丢人现眼的家伙!和唐襄的徒弟打架也就算了,居然还没打赢!丢人!输了拉倒!也好给他长长记性。”

话是那么说,但书生的眼睛却始终锁定在东海之上,注视着枯琴君那一处战场。

“那另一个呢?那个姬白猿怎么说?”

“他……”提到姬白猿,书生突然犹豫了,沉默良久,竟是久违地哀叹一声:“老朋友喽!为了一个执念,硬是守了九州几十万年了。九州人欠他太多了……若是可以,我也想让他安享晚年啊,只是……”

书生没有说出的话,终究还是道士给续了上去:“龙善水而居上,猿燥火而处下,是为水火既济。蓍草之占,仍是此卦。即使是小六壬,也是三空亡之象。姬白猿命不久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