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亏损的主要途径:
-是用税后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从“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转入“利润分配一-未 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利润分配一未 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与“利润分配一未分 配利润"科目的借方余额自然抵补。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账务处理。
二是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时,“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一个调减项,对于企业利润核算而言,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仅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不影响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因此亦无需进行专门的账务处理。
三是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则需要作账务处理,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
其他转入“科目。
6、期末未分配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公式:
(1)期末未分配的余额=期初未分配利润余额+本年净利润(或-本年净亏损)提取的盈余公积+盈余公积补亏宣告的现金股利-发放的股票股利
(2)期末所有者权益的余额=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本年净利润(或-本年净亏损) -宣告的现金股利+追加的投资额
第七章收入、费用及利润
1、其他业务收入的内容:
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和商品、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等实现的收入。
2、收入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企业向客户转让商品的对价未达到“很可能收回"收入确认条件,再发出商品时,企业不应确认收入,将发出商品的成本计入”发出商品”科目。
3、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
(1)客户在企业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边 履约边受益]
(2)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客户能够控制在建的商品]
(3)企业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该企业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不 可替代用途+有权收取合理款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特定交易业务
①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
②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
③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
④售后回购
5、哪些税费记入“税金及附加”?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环境保护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5、财务费用包括的主要内容?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
(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6、三大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 +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 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 资产处置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7、营业外收支的主要内容: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的与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收益(指因自然灾害等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而报废非流动资产发生的清理收益)、盘 盈利得(仅限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盈)、捐赠利得、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主要包括:
非流动资产损毁报废损失、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等。
8、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