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销售模式特点
1. 个体经营为主
- 早市中的土特产销售以个体摊主为主,每个摊主经营自己的小摊位。他们大多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进货渠道,有的是与当地的农户直接合作,有的则是通过小型批发商进货。例如,一位销售蘑菇的摊主说,他每年都会与山区的几个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以保证蘑菇的新鲜度和质量。
2. 价格差异化明显
- 由于土特产的种类、品质、产地等因素的差异,价格波动范围较大。滋补养生类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尤其是高品质的野山参和鹿茸等,价格可能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而农产品类价格较为亲民,一根玉米的价格通常在1 - 3元,一份豆腐脑2 - 5元。这种价格差异与产品的稀缺性、加工难度以及养生价值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文化内涵呈现
1. 传统养生文化
- 在销售滋补养生类土特产时,摊主们经常会提及传统养生文化。例如,讲述人参在中医养生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根据不同体质食用人参,以及鹿茸在传统中医方剂中的应用等。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吸引了顾客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吉林土特产与传统养生文化的紧密联系。
2. 地方民俗文化
- 一些山珍菌类和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也蕴含着地方民俗文化。比如,蘑菇在吉林的一些地方民俗中是过年炖菜必不可少的食材,象征着团圆和富足。摊主在介绍蘑菇时,有时会分享这些民俗故事,增加产品的文化吸引力。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品牌建设滞后
1. 缺乏品牌意识
- 大多数摊主在经营土特产时没有明确的品牌概念。他们只是将土特产作为普通商品售卖,没有注重挖掘产品的品牌价值。例如,虽然吉林的木耳品质优良,但在早市上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仅仅是以产地“吉林木耳”为一个笼统的称呼,各个摊位之间没有品牌区分度。
2. 品牌推广不足
- 从整个早市来看,几乎没有对吉林土特产品牌进行统一的推广活动。与其他地区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土特产(如云南过桥米线配料等)相比,吉林土特产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打造上远远落后。这导致吉林土特产在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二)文化宣传碎片化
1. 缺乏系统性
- 尽管摊主们在销售过程中会提及一些土特产的文化内涵,但这些介绍往往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没有将土特产的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养生文化等进行有机整合,无法让顾客全面、深入地了解吉林土特产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
2. 宣传手段单一
- 目前主要依靠摊主的口头宣传,偶尔有一些简陋的宣传单页。缺乏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如多媒体展示、网络营销等。在当今信息时代,这种单一的宣传手段很难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以及外地游客的关注。
(三)质量监管挑战
1. 产地混淆
- 在早市上,存在部分摊主将外地产品冒充吉林本地土特产售卖的情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明确的标识规定,顾客很难辨别产品的真正产地。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吉林土特产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2. 质量参差不齐
- 不同摊主销售的同一种土特产质量差异较大。以人参为例,有的人参可能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质量标准,导致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同。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检测和规范标准,顾客难以判断人参质量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