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朝廷额外于九月份增加一场秋闱,并允许天下女子参加的诏书便颁发了出来。
诏书内容是:朕承天运,御宇临朝,以保天下之昌盛,护百姓之安宁,今北厉已平,四海初定,国家百废待兴,急需贤能之士,共襄盛举。
朕观古往今来,虽男子多立朝堂,然女子之中,亦不乏聪慧睿智、才情出众、果敢坚毅之辈。
此次北厉之战,护国公主、安国侯巾帼不让须眉,率三军,破强敌,建不朽之功,为天下之稳固昌盛奉献非凡力量。
又有太子妃凌烟,聪慧坚韧,德才兼备,屡建奇功,此皆证女子之能力,不可小觑。
古之科举,多为男子之途,然时代更迭,当与时俱进。
今朕决意,此次额外增加一场秋闱,允许天下女子参加。
女子科举,当与男子科举一般,考经义、策论、诗赋等,择其优者而用之。
考场设置必严谨公正,监考官必秉持公心,确保选拔出真正有才华之人。
有才不分男女,天下优秀女子众多,当给予其展现才华之机会,为朝廷与百姓效力。
从今往后,每次科举皆许女子参与,以广纳人才,为天下之繁荣富强注入新的活力。
望天下有识之士,无论男女,皆能勤勉奋进,以才学报国,为天下之辉煌未来共同努力。
当这份诏书颁发出来后,整个天下都仿佛被投入了一颗震撼的巨石,激起了千层巨浪。
东陵
东陵王听闻这一消息时,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他微微眯起双眼,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陷入了沉思。
这大昭皇帝竟有如此魄力,允许女子参加科举……
此举,究竟是福是祸?
他深知科举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都是男子的舞台。
如今大昭开此先例,若真能选拔出有才华的女子为朝廷效力,或许能为国家带来新的可能。
但同时,他也担忧此举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毕竟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因此东陵的文武百官对此便热烈讨论了起来。
保守派官员对大昭的这一决定表示强烈反对。
一位臣子站出来说道:“陛下,女子参加科举,简直是胡闹!自古以来,女子就应在家中相夫教子,岂能登上朝堂?这会破坏社会的秩序和传统。”
其他保守派官员纷纷点头附和,认为此举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