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大结局5

朝中的许多宗正大臣一开始纷纷持反对意见,毕竟在他们看来,联姻是维持蒙古与大清稳定的必要条件,不过是许嫁一个公主罢了,就能换来朝局安稳,何乐而不为呢?

皇上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蒙古所有的亲王都叫到了朝堂之上。

他当着这些宗正大臣的面问蒙古亲王,是愿意娶一个大清的公主,还是愿意接受大清的通商计划?

这通商计划是周秀娘与宜修两个人共同商议的结果,两人打算在朝中设立一个商部,与全国各处通商。

在周秀娘的一番口若悬河下,那些蒙古亲王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后,纷纷表示他们要通商,就算是大清不许嫁公主,他们也会永远的效忠大清。

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蒙古亲王纷纷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面。

他们这一次进京委实是被惊到了,虽然他们确实也不差钱,可是在看到那来自西洋的各种新鲜玩意儿,和周秀娘的商业总结里前几年创造的巨大利益后,纷纷动起了心思。

就如周秀娘所说,蒙古盛产牛羊,若是将这些东西制成工艺品转手卖往世界各地,这将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只是,蒙古地处深远,普通的商队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也只有朝廷可以不计人力财力在开头有着这么大的投入。

周秀娘大力发展商业有功,皇上为她改变了女子不能为官的先例,封她做了正二品的女官,统掌商部。

周绣娘先是用银钱和一些股份笼络住了朝中的一些大臣,再加上皇上说若是不立周秀娘为官,那又由谁来统掌商部呢?

朝中的大臣不少人都动过心,可是在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商业版图后,他们纷纷选择了放弃,这比四书五经难多了。

有了周秀娘为官的先例,皇上也渐渐打破了科举的规定,准许更多有才华的女子可以科考,并入朝为官。

而负责考察女子官员的人,便是宜修。

宜修拿到官的第一天,便亲自下达了一条命令,全国上下,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都不许缠足。

她找到了掌管户部和吏部的官员,联合推出禁缠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