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很不好意思。

她其实这个时候过来很不好,但她想回城,不想一辈子都待在这里。

她二十多岁了,已经等成了一个老姑娘。

“方便。”姜笙没有多话,直接去书房把书拿来递给孙艳萍。

孙艳萍根本没反应过来,她木然的看着手中的书,然后眼眶就红了。

姜笙笑,“这可不是白给的,一个天大的人情呢,你以后得铭记于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艳萍抱着书,犹如珍宝。

“我一定记着,一定,一定报答!”她眼神前所未有的真挚。

姜笙没有多话,孙艳萍感恩戴德的走了。

秦野回来,看自己的书不见,问了一嘴,姜笙说被孙艳萍拿走了。

他一言难尽。

“你用我的吧。”没错,姜笙有两本。

她的这本笔记更多,秦野用起来更好。

至于她,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了,她比其他人多学习了好几年。

另一边,孙艳萍拿了书回到知青点,蹑手蹑脚的回到屋子里,如获至宝。

如果是以前,还可能被别人发现,现在知青的人可以一人一个房间。

她自己单独住,有书也不怕被人发现。

人都是自私的,她并没有和别人分享的意思。

转眼到了十二月,大雪纷纷扬扬。

这也抵不住要去参加高考的人的热情。

他们昂首挺胸,踌躇满志,带着下半辈子的前程,踏入了人生的考场。

姜笙和秦野在秦父和秦母的殷殷期盼中出了门。

他们考场就在一起,离得不远。

县城一中,秦野骑车,后面坐着姜笙。

在村口遇到了牛车,牛车上都是去参加高考的人。

有的脸上充满了信心,有的带着惶然和迷茫。

“祝大家前程似锦,都上岸。”姜笙挥手,笑盈盈说道。

大家怔了一下,也热情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