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来,翠谷村的名声在周边地区和城里传得更广了,不少村子都派人来学习取经。
有一天,邻村的村长带着几个人来到翠谷村,找到王大山说:“大山啊,你们村这发展真是让人佩服,我们村现在还穷得叮当响呢,想跟你们取取经,学学你们是咋搞产业的呀。”
王大山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笑着说:“村长,咱都是互相学习嘛。我们村也就是靠着大家团结一心,不怕困难,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你们村也有自己的优势呀,得看看适合发展啥产业,比如说你们那有没有啥特色的农产品,或者独特的手艺啥的,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呀。”
邻村村长听了,若有所思地说:“我们村倒是有种的红薯挺不错的,就是不知道能发展成啥产业。”
小主,
王大山想了想,说:“红薯好啊,能做的东西可多了,可以做红薯粉条、红薯淀粉,还能酿酒呢。你们可以先小规模试试,看看市场反应咋样。”
邻村的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连道谢后便回去准备了。
而翠谷村这边,王大山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想着,既然村里的名声越来越大,来的人也越来越多,那可以把村里的小学再扩建一下,让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后也好为村里的发展出更多的力。
王大山把这个想法和村里的骨干们一说,大家都很支持。
“大山啊,这可是好事儿呀,咱村的娃们有盼头了,以后肯定能把咱村建设得更漂亮。”
一个骨干笑着说。
于是,王大山又开始四处筹措资金,找材料,联系施工队。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资金不够,材料短缺等问题,但王大山凭借着一股韧劲,带着村民们想办法克服。
有的村民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说:“大山啊,这钱先拿去用,给咱村的娃们建学校要紧。”
还有的村民跑到邻村去借材料,说尽了好话。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扩建工程动工了。
看着那逐渐建起来的新教室,王大山仿佛看到了翠谷村充满希望的未来,他知道,只要大家继续团结一心,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翠谷村都会在这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