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皇贵妃在翊坤宫内薨逝,皇上看着年氏被宫女们整理妥当后放入金棺中,终于是在眼角流下了一行泪。
但转眼,那行泪就如同不存在一般,皇上的声音仍是稳重一如往常:
“谕礼部:
皇贵妃年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诚,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和平。朕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皆尽心力疾尽礼,实能赞襄内政。
妃素病弱,三年以来,朕办理机务,宵旰不遑,未及留心商榷诊治,凡方药之事悉付医家,以致耽延,目今渐次沉重,朕心深为轸念。
倘事出,一切礼仪俱照皇贵妃行,追封为敦肃皇贵妃,另赐半幅皇后仪驾,特谕。”
皇上的旨意不可为不为年氏做脸面,毕竟年氏如今来讲家里不是很光彩,就算是皇上将她的丧事略微简便一些都是情有可原的,更何况如现在这般大操大办。
皇后一直称病不出景仁宫,更何况也没有叫皇后为底下的妃嫔办丧事的道理,因此这件事还是落到了语莺身上。
还好语莺有替太后办丧事的经验,语莺将内务府的人都召来好生安排下去,皇贵妃的丧事也算办的井井有条,皇上就算是在挑剔也说不出什么过错。
裕妃一直在语莺身边帮忙,见语莺这两日忙的只睡两个多时辰,还要将各色都要打理好,难免有些心疼。
“你如今也上了年岁了,何苦这样尽心劳力的,若是为了敦肃皇贵妃的丧事累坏了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
语莺想着那日与皇贵妃最后一次见面。
当时皇贵妃已经病入膏肓,却神采奕奕,众人便知道这是皇贵妃回光返照了,人人都面露哀伤之色,但其中有几分的真情谁又能说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