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都觉得那个心里,血箭piupiu的——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些实物来给百官发工资?
当然是因为国库没钱了。
国库没钱的根由,百官归咎于宗室庞大。
弘治五年,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汇报,山西庆成王朱钟镒已生育子女共九十四人。
后面,还有藩王刷新了这一纪录,这人光儿子就多达一百余个,每次节庆家庭聚餐,同胞兄弟们见面彼此都不认识。
这就是史书上所谓的“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
洪武年间。
山西一省只有一位晋王,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经增长到一千八百五十一位。
河南省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经有了五千多个皇族后代……
据明末徐光启的粗略推算,明代皇族人口增长率是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的十倍。
(这个增长率,瓜是认可的。因为除了生娃,皇家也没啥事可干。)
据现代安介生等人口史专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经繁衍到近一百万人之多。
(这个数,瓜表示存疑。就且听听吧。)
于是明朝中后期就有人说了——天下所供,竟不能满足王族所需。
所以当时官员们说,——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禄?廪。
实在拿不出银子给百官发工资,发点东西大家倒也能理解。
问题是,皇帝们的小算盘仍然打得非常鸡贼。
比如——
永乐二十二年,每斤胡椒算成十六贯钞票,苏木每斤算八贯钞票。
明宣宗宣德九年,仅仅过了十年时间,胡椒每斤就算成一百贯钞票,苏木每斤算成五十贯钞票,翻了六七倍。
其实在宣德朝之前,要光是说算了多少贯,翻了多少倍,倒也没啥毛病,因为宝钞不值钱了。
但问题是,工资是定额,从朱元璋的洪武朝就已成定制。
给多少米,给多少钞,全给规定的明明白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