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1969回家

冲出四合院 七五三幺 2390 字 3个月前

因为缺肉,狗来福都被姥爷马常明带去了乡下。

张和平见两边亲戚动容,继续说道:“如果没有特殊机遇,比如当兵、上大学……”

接着,张和平去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厨房屋顶,然后提了一条麻袋,带着钓鱼工具,去门外海子凿冰钓鱼去了

他们这帮同学的钱,是合在一起用的。

……

之前在总场开年终会,已经把明年的大部分事务都安排好了,只等新一年的生产指标下来,然后拆分到各科室、各厂、各分部农场、各分场去,最后再按周、按月考量。

常父常国兴看着三儿子,皱眉不悦道:“别插话,听你和平哥说完。”

1969年1月1号,周三,风和日丽。

常父常国兴皱眉问道:“和平,你们农场能不能挑选知青?”

“弟,除了当兵、上大学,还有什么方法离开农场?”

“插队知青跟农民一样,靠劳动挣工分,需要自己解决伙食,时间上比较自由,唯一优点,得到招工指标就可以离开农村。”

从机场飞到云都,原本还需要3天的车程,缩短到了40分钟,候机时间不算……

这两家人虽然都说吃过了,但张和平还是给他们一人整了一碗鱼汤喝。

“大学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国家不可能长期放弃大学生培养。如果不通过考试选人,势必会以其他方式选拔人才读大学。”张和平把右手大拇指伸给表侄女周晓春握着,笑道:

“我是想说,如果没有特殊机遇离开农场,插场知青有可能在农场里干一辈子,只有申请到探亲假后,才能回家一次。”

加上报纸头条刊载的下乡号召,跟张和平之前分析的一样,大家对刘媛其实就没啥敌意了,反正都要下乡的,只是习惯性的喜欢怼她两句。

常家、周家是来问下乡的,常老三常利比张和平小1岁,常老四常伟虽然只有15岁,却也是下乡动员对象。

“有了这个认识后,再来看农村插队知青,以及我这种农场插场知青,就会发现很大的不同。”

再从云都火车站出发,到达首都火车站时,已经是1月7号下午。

大姐张招娣在去年5月生了个儿子,取名常乐;大表姐马丽莉在去年6月也生了个儿子,取名周晓鹏。

“插场知青,是有26块钱工资的!也就是说,算是就业了!”张和平将表侄儿还给大表姐马丽莉后,又抱起了快2岁的表侄女周晓春,看着若有所思的众人,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