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还有一首诗与其相配,那项羽自己作的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骓’是指项羽常骑的一匹骏马,‘虞’指的正是‘虞姬’!”
始皇评价道:“其到如此境地,还不是其自为之,有何悲叹,有何可惜?”
说这话时,始皇想到了大秦灭亡,项羽会落到“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主要是项羽自身的原因,大秦二世而亡也是大秦自身的原因,不也一样?
不过现在,大秦定能避免二世而亡的结局,项羽也不用担心会和虞姬相别,在乌江自刎了,都不会再有机会遇见虞姬。
这一次,始皇没有问李念,项氏一族该如何处置,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不需要李念再为他参考。
李念知道始皇心中定是对项氏一族充满了杀意,但他也没想过劝谏始皇,他对沛公、张良等有好感,对项羽却没多少。
始皇这时想到了一个问题,问道:“为何后世人多喜项羽,而恶沛公?”
虽然李念没刻意去抹黑项羽,但始皇还是看出他对沛公和项羽态度上的不同。
李念道:“后世大多人虽上学读书,但并非人人皆知史,反倒是些典故,如‘霸王别姬’,几乎人尽皆知,且‘霸王别姬’为悲情,常更能使人感同身受。”
“再者,史料为人著,人皆有情,自然会有好恶,臣所言史实大多出于太史公所著《史记》。而太史公此人,但以臣观之,有些许瞧不起沛公,而为项羽鸣不平之意。”
这不是李念胡说,而是《史记》确实如此记载。
太史公以大篇笔墨描写项羽死前经历,宛若亲眼所见,将之塑造为一个悲情英雄。
且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残暴或不写,或一笔带之,但对项羽做过的好事,却会大书特书。
虽然《史记》记载的是太史公收集整理的史实,太史公应当也没有因个人之念修改史实,但其中偏好,显而易见!
始皇点了点头,史官也是人,在记录历史时可能会如实讲史实记下来,但在具体记述时可能会含有个人情感。
点头后,始皇看向李念,问道:“后世史书是如何记录寡人的?”
问完后,不等李念回答,始皇自问又自答:“当不是好评,大概会书写寡人为一暴昏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