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耕写病志速度比较快。
但再快也是手写。
就在秦耕专心写病志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知道,是哈佛的专家们来了。
秦耕深吸一口气,放下笔出去迎接。梅隆教授听赵院长介绍秦耕,眼中带着一丝轻视,这么年轻!
简单寒暄后,开始看病人。
秦耕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病情。
介绍了3个病人病情。
提问环节开始。
哈佛的教授们抛出一个个自认为高深的问题,秦耕却应答如流,并且还时不时指出他们理论中的不足。
当然,秦耕尽可能的少提这方面的问题。
梅隆教授脸色变得很难看,其他专家也露出惊讶的表情。
秦耕接着拿出一份病例,讲解当下的正确治疗方案,里面涉及到许多前沿技术和理念,都是哈佛团队未曾听闻的。
哈佛专家们面面相觑。
梅隆教授清了清嗓子,试图挽回一些颜面,“秦医生,你所说的这些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起来恐怕困难重重。”
这时,秦耕接到通知,医院刚接收了一名极其罕见病症的患者。
秦耕看向梅隆教授,“教授,或许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救治方案。”梅隆犹豫片刻后答应了。
在会诊室里,秦耕提出一套大胆创新的治疗计划,起初哈佛专家们连连摇头表示反对。
然而随着秦耕详细解释每一步骤背后的依据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他们逐渐沉默了。
最后,梅隆教授叹了口气,说道:“秦医生,不得不承认,在医学领域你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非凡的能力。”
看来,昆医的重症医疗世界排名第一并非收治的病人轻一些,更不是因为他们作假,而是他们有自己的理论。
他们对这个结果很感兴趣,但更感兴趣的还是秦耕的医学理论,秦耕提到的很多分子物质,譬如白细胞介素等,他们听都没有听过,至于离子通道,受体等,哈佛的教授也感觉到秦耕有更深的掌握。
他们隆重地请求秦耕访问哈佛大学。
对于这个邀请,秦耕没有立即答应,他知道,这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上级同不同意秦耕出去,得由领导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