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CT片,秦耕起码看过十万张片子了,急诊科有各科室的片子,所以秦耕做CT室主任是有底气的。
并且事实上也证明,昆医CT室的阅片质量是最高的,在CT室引进来后的第3个月,全国一次评比中,昆医附属医院的阅片质量出乎专家组的意料,他们获得了第3名的成绩!
这不得了,京城一个大佬医院不服,但是很快就服了,因为昆医的CT室领头羊是秦耕。
就是刚才得奖那个秦耕!
他领导的重症监护室排名全国第一,他领导的CT室又是全国第三,仅次于协和和301.。
乐了。
赵院长是真的乐了,昆医的成绩,他是第一个光彩之人。
自从昆医有了CT之后,昆医的业务不得了的好,大西南的病人,就很少去京城和上海了。
昆医的医生也突然滋润起来,开CT是有提成的,开一个CT就有几块钱提成,医生开得来劲,有的医生使劲开,以至于有的医生一个月拿到的提成远比工资高,CT室不得不提醒某些医生,你们开CT检查开得太多了!注意一下阳性率。
但是,CT室是希望满负荷工作的,他们要赚钱!
这没办法,CT要养活自己,这么贵重的仪器投入,就必须尽快发挥效益,把本钱赚回来,还要为下一代CT赚足本钱。
CT的换代很频繁,每台CT最多用10年,否则就落伍了。
CT必须尽快换代。
譬如说,早期CT每扫一层是1厘米,而后来发展到1毫米,这个分辨率就不是10倍的问题,而是可以扫到1毫米的肺结节。老机子,扫1厘米的肿块都够呛,误诊率很高。
所以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费用大幅增高是可以理解的。
科技成本国际化,那么收费也必须是国际化,而国内的医疗费用是人为扭曲的,这样就变成检查费用奇高,而普通的医疗费用,譬如医生的诊查费很低,形成鲜明对比。
随后的几十年,各家医院都要集中投入大量的设备,所以医疗费用爆发性的增长。
并且,医院的设备不是投资一次就一劳永逸,而是不断追加投资。
所以CT室的创收是一项任务,秦耕在前世就没少得CT室发的提成。他也很清楚自己的担子。
......
刘恒回来了。
他正式做了省领导,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秦耕,安排秦耕投资了三家公司,都是沿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