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上山下乡

他认为陈平安也没什么,自己未来肯定能超越他!

李放做这一切,并不是嫉妒陈平安,而是想要在陈媛面前证明自己。

他喜欢陈媛,是自己主动要求跟陈媛一起下乡的,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陈媛也看出李放的心思了,就算大有作为,能超越他三哥?想想陈平安那个洞天福地,陈媛觉得,完全没可能!

“李放,你就算了吧!”

童倩倩对李放完全不看好。

她都看不上李放,更别说陈媛了。

“吵什么,咱们以后得相互扶持才行。”

陈媛懂得团结的重要性,身边这两个人,对她来说,都是能够信任的,团结起来更有力量。

他们这次下乡的目的地,是南方地区,也是陈媛跟三哥商量之后的结果……

上山下乡的运动,其实很早就开始了。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下乡是“农场模式”,而且是自愿的,有统一的安排,采用军事化管理,国家会对农场进行帮助。

而这次的上山下乡,模式已经变了,使用的是插队模式。

就是一个城市里的知识青年,注销城市户口去农村当农民,扎根农村,还能不能再回城里,谁也不知道。

一般来说,下乡插队有三条路可选。

一是回原籍。

很多城里的居民,往上一代,都是农村的,再回原籍农村,那就非常好安置了。

而是投靠亲友。

有农村的亲戚或者朋友,最好就是在附近的城里周边的,也能相互照应,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是集体插队。

就是熟悉的知青们,扎堆一起,选择一个地方去插队。

陈媛和她的同学们,选择的就是第三种集体插队的模式,而且选择的还是偏远的南方。

做了几天几夜的火车,然后又转汽车,转驴车,一到村子里,他们就傻眼了。

第一个问题,还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就出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城市里,遇到一些有些文化的人,人家说话他们还能听懂。

到了村里,很多人根本没上过学,张嘴就是叽里呱啦的一阵说,他们根本听不懂……

“媛媛,这可怎么办,都听不懂人家说什么……”

拿着下乡证,公社的人直接就把他们安排到一个叫做三寨村的地方,老支书明显没有学问,叽里呱啦的操着乡音,让一帮知青傻眼了。

陈媛心中一动,摸了摸揣在身上的古玉,飞出一个女鬼……

“大家听我说!”

“这位老支书说,他可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了!以后,大家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老支书!”

“老支书还说,村里条件有限,只能勉强给大家安排个住的地方!”

“他希望大家以后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客服困难!”

陈媛站了出来,帮着老支书翻译了他那一口难懂的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