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娘抱着阿弥行了拜师礼,“阿吉”摇身一变,由下首做到了上席,仅次于羲华。而懵懂的阿弥不明所以,见在场诸人都喜笑颜开,不由也十分欢喜,咧开只有四颗糯米小牙的嘴笑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承天国旧俗,这周岁宴还有个重要的仪式,便是幼儿的“开荤”宴。这便令阿弥愈发不明所以了,他被晚娘抱在怀中,鸡鸭鱼肉一样一样递到了他的唇边,却只是象征性地虚晃了一圈,然后又被夹走了。
阿弥如今人虽不大,却早已尝过了人间烟火。用晚娘的话说,贫苦人家的孩子“开荤”早,六七个月上便开始吃些米糊、汤粥之类。内宫却讲究精细,非满周岁,孩童行过“开荤”之礼后才可用些羹汤。如此虽然是为了调养脾胃,但小儿的齿咽得不到锻炼,并不适宜孩子成长。
羲华第一次知晓养孩子还有这许多门道,她信任晚娘多过宫中来的那些嬷嬷,便早在几月前,阿弥能在座椅上坐稳之后,便让膳房给阿弥添了一些研磨的细若雪齑的米粉调制的米糊,还有蒸的软烂的菜泥,并渐渐地加了一些蛋羹与肉糜。
阿弥乳牙也慢慢萌发出来,吃这些吃的很欢,小身板也结实的很。不到八个月,便可在铺了软毡的地上爬的如同御风一般,十个月便会走路,从此得有两三个侍女一直跟在他身后,否则,不过眨眼功夫,这个小人儿便会撇开两条小短腿,跑的叫人心中发慌,稍不留神,便连他的影子都不见了。
有一次,正值酷暑午间,晚娘有些困倦,带着阿弥一起午憩,谁知只穿了个红肚兜的小家伙睡醒自己爬下床跑了出来,寝殿外值守的侍女也因天热难耐晕晕欲睡,竟然没有看到他。
直至晚娘从梦中惊醒,见阿弥不在床上,不由大惊失色,着急忙慌地四处寻找,才发现阿弥竟然偷偷跑到了水榭。彼时羲华在凉亭中自斟自饮,喝的微醺,便阖眼歇了一会儿,等晚娘大呼小叫地奔过来时,才发现那个火红肚兜的小家伙正颤巍巍地站在她身边,垫着脚够矮几上水晶盘子里的西瓜吃。
他人小鬼大,拿不动西瓜,便仰着头艰难地啃在鲜红的瓜瓤上。那瓜肉沙沙的,又没有籽儿,只有几颗小牙的阿弥也能啃得动,短短一会儿功夫,那一牙西瓜便被他啃的坑坑洼洼,腮帮子鼓的老高。
虽然不太会嚼,但他聪明啊,用舌头把甘甜的西瓜汁水压出来咽下便罢,那些粗糙的瓜肉他并不想下咽。可偏偏他又不会吐,只能在嘴里用舌头搅来搅去。
羲华其实早就醒了,只不过怕吓着他便一直没出声,后来晚娘寻过来,见阿弥的模样目瞪口呆,这才好笑地替阿弥拍了拍背,帮他把满嘴的西瓜馕吐了出来。
这一遭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阿弥触类旁通地学会了挑食。自此之后,那些寡淡无味的米糊羹汤他连看都不看一眼,非得加上些饴糖或者鲜榨的果汁才肯赏脸尝一尝,并且不好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