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孙逸教子

就长平之战,孙逸说出自己的理解!

孙逸道,当年大秦攻韩国,韩国割让上党郡与秦国!

但是,上党郡郡守,不愿投秦,居然投赵国!

赵王大喜,遂派兵接收上党郡!

秦王大怒,命令王老将军领兵攻赵!

结果赵将,廉颇,据寨死守,不与秦军野战!

希望能拖到秦军粮草匮乏,退兵!

但是,为将者,居然不道自己国家有多少粮草,能坚持多长时间,都不知道?

此等人岂能为帅?策略是不错,防守反击!

问题恰恰是赵国粮食不足,不能速战速决,粮饷耗尽,岂不要亡国?

孙逸看着孙睿道,你知道为何我一直,执着于让你在后勤历练吧?

孙睿点点头,父亲良苦用心,儿明白!

孙逸看着地形道,明白就好,武安君白起之所以能用五十万,围四十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以这里的地形代替士卒,孙逸说道,就跟当年我背水一战,以水代兵一个性质!

因地制宜,为将者不懂天文地理,庸将也!

至于天时,为父曾用火攻,烧死匈奴人!

你要学的还很多,莫要急于求成!

王翦抚着胡须看着,滔滔不绝的孙逸,心中诧异!

长平之战爆发时,孙逸才出生,他怎么会如此了解?

他的父亲孙卫可是在代地,并未参加长平之战!

孙逸出生于公元前261年,而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秦赵爆发长平之战!

孙逸说道,王老将军,久攻不下,虽然粮草消耗太大,但大秦还能支撑!

问题是赵王扛不住了,这个时候赵王想速战速决!

而廉颇是防守反击,赵括却是主动出击!

你说你为赵王,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是防守反击,还是速战速决?

几十万大军在前线对峙,后方土地无人耕种,来年肯定粮食减产,爆发大饥荒!

吾儿,你该怎么办?

孙睿闻言,本想防守反击,但是听父亲这么一说,儿觉得还是主动进攻的好!

孙逸笑道,所以这时候用反间计!

赵王本就想换掉,廉颇为首的防守反击,而用主张主动进攻的赵括!

也就是说,想换掉廉颇不是,因为大秦的反间计,而是赵王!

因为赵国粮草不足,希望速战速决!

再说廉颇和代地士族走的近,赵王怎么可能信任廉颇?

才会有后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王翦更差异了,此事知道的人更不多,廉颇入魏,最后客死在魏国!

孙逸说道,赵王临阵换帅,本就是兵家大忌!

改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

而秦军,秘密换帅,武安君白起!

赵军主动出击,秦军诈败,这不就说明,以赵括为首的主动进攻,是正确的?

秦军疲惫不堪?

秦军退,则赵军出击!

这时对于赵军来讲,秦军败退,军功就在眼前!

这时候正是追杀秦军,扩大战果,结束战争,发财的大好时机,这时候赵括哪能拦得住!

秦军退,是缩短补给线,赵军进,是拉长补给线!

再加上赵括根本不知道,秦军主帅是武安君白起!

判断失误!

赵军补给线一长,就是弱点!

而秦军缩短补给线,此消彼长之下!

秦军粮道安全,而赵军粮道脆弱!

这时将赵军引至长平,利用地形,围住赵军,轻兵断其粮道!

完成合围,这时赵王已经放弃救援赵括了!

因为赵国无粮!

赵军断粮四十五日,赵括领兵突围,被射杀,兵败身死!

赵军投降,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孙逸看着孙睿道,这人啊,不吃饭能活七天,不喝水只能活两天!

回去好好想想,今天我说的,给我写一份心得!

孙逸道,好好写,慢慢写,我不急!

孙逸看着王离道,你也写!

你俩在此好好观察地形,我回去吃饭了!

孙逸走后!

王翦看着王离道,好好写,要不然老夫饶不了你!

王翦也走了,留下王离和孙睿,还有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