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他们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朝廷的运营和利益,因此也一直是官府最为重点打击的对象。
但官商勾结,依旧不能断绝。
沈呦呦想在直沽建造作坊,像漕帮这种地头蛇,咋说也的打通点关系。
不过她也寻思过了,就是李爷爷年轻时认识的那人找不到,但这次出来,她把傅国公给的令牌带出来了。
如果不能直接找漕帮,那她就找官府,也是一个道理。
这不,第二日一早,一行人迎着咸涩的海风就来到了直沽码头。
不过这码头属于内港码头。
港口内船只川流不息,犹如一条条巨龙在海面上穿梭。
码头上人头攒动,人们热火朝天地装卸着各类货物,嘈杂的吆喝声和呼喊声响彻云霄。
高大的帆船,船帆在风中猎猎作响。
船员们在船上忙碌不停,或操纵风帆,或搬运货物,一片繁忙景象。
既然要找漕帮,李全就直接带着他们一行人,找码头上干劳力的人打听:
“这位兄弟,认不认识漕帮的人?”
那人二十来岁,一身腱子肉,听到问话就挑了挑眉:“你们找漕帮的人干啥?”
“打听个人,叫郭老七,道上人都叫他黑头鱼。”
“不认识!漕帮没这么个人。”
沈呦呦在后面拉拉李全的袖子:“是不是得找个年龄大点的问,您和那人估计也几十年不见面了。”
李全点头,还在那汉子手里塞了二两银钱,才接着问道:“那兄弟认不认识在漕帮内能说得上话的。”
这倒是认识,应该说,刚好这汉子的包工头就是漕帮的,经过介绍。
李全又把找人的事儿说了一遍,包工头倒是听说过郭老七,但也明白的告诉了。
郭老大死了有几年了,不过他儿子还在漕帮。
等他们一群人,见到郭老七儿子的时候,已经的傍晚了。
值得高兴的啊,郭老七的儿子,在漕帮还是有些地位的,收了好处也答应给他们牵线。
但说实话,沈呦呦这会儿已经打算走第二步了,就是去衙门,走官府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