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五十七个部落

幸得闻松 贤愚先生 1307 字 3个月前

“非也,曹某这是在重谈大君伟绩,大君合纵之策,正是制胜关键。大君即位后,并未降罪六大部中任何一人,亦待中立五部如常,故,贵国发展,不见颓势,反有腾飞之象。如此种种,皆因大君胸襟气魄非同凡人,乃是吾主愿意通商本因。”

曹瑞明借此,抬高北漠大君,又暗贬跳脚的大臣没有胸襟,接着,又明说和北漠通商并不是他们唯一的、不得已的选择,而是深思熟虑,综合各方后,主动选择北漠作为通商对象。

曹瑞明说话文绉绉,又大谈合纵连横,挑刺的大臣不熟悉大祁语言,当然难以听懂。不能听懂,就没法反驳,沉默的这段时间,正好让曹瑞明占了上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懂他话的大臣则上前与他对话,“所言非虚,大君的胸怀并非吾等凡人能比。既是商谈通商一事,那就是要双方都有意,引经据典,不如实际谈谈通商对两国的益处。”

“哪里来的两国?要是通商,那是联城和我们,屁大点儿地方,老子才看不上!”

接话的人声音洪亮,言语粗鄙,而周遭的人像是习惯了一样,半点儿惊讶和嫌恶都没有。大君也任由他说。

曹瑞明是秀才遇到兵,最怕这种人。

他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也不跟这人多交流,他回答方才说话还算“正常”的大臣的疑问。

“联城在大祁是边境之城,周围人口密集的城镇甚少,孤城一座。”

这点,曾经侵扰过边境的北漠自然清楚,曹瑞明也就没有必要把它的地理位置当机密。

曹瑞明接着道:“城中百姓只能自给自足,短日期内是好事,长久来看,容易与外界脱节,不利发展。两国边境和平已久,随时日迁移,当戍边军裁兵,习惯了代代从军当兵的百姓,就会无处可去。”

自给自足,对人是好事,对一座城,一个国而言,也就意味着,与繁荣无缘。

如何不是另一种意义的坐吃山空?

联城的百姓之所以还在联城,是镇北军把整座城以及周边都养着了。

而镇北军之所以能壮大,完全是因为有个强敌北漠,早年间,纷争不断。

等和平之日真的来临,镇北军不可能还有现在的规模,那么就必然会裁兵。

一裁兵,联城的方方面面就垮了。

到时,除了戍边兵,哪里会再有其他人到联城?联城的老弱妇孺又该依靠什么来生存?

曹瑞明停顿了会儿,环顾四周,“战争不可能永远持续,这是所有边城都会面临的最终问题。大祁如此,贵国也是如此。除非……”

他顿了顿,“除非贵国不想止戈,想放弃现在蒸蒸日上、安居乐业的日子。”